谭浩俊:对11月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不能盲目乐观

2011年12月19日 10:41   来源:中国经济网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近日表示,全国11月进出口总值为3344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出口1744.6亿美元,增长13.8%;进口1599.4亿美元,增长22.1%,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受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等影响,发达经济体普遍陷入经济低迷状态,出口严重受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进出口规模能够创历史新高,一方面说明出口企业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另一方面说明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仍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11月份的“创历史”现象并不否意味着对外贸易已经度过了“寒冬”,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觉。

    首先,11月份的“创历史”与人民币升值预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进入11月以来,相关国家、国际经济组织不断地给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试图增强人民币升值预期。正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强力作用下,外资企业出口以及加工贸易增幅明显回落,中国整个进出口规模创出了历史新高。随着人民币出现“连跌”,进口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而出口会不会因此出现明显好转,现在还很难判断。

    第二,“劳动力红利”仍然是影响我国出口状况的主要因素。从产品结构看,11月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明显回落,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增速回落幅度高达11.5个百分点。相反,鞋类、箱包、家具和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速出现了明显回升,说明“劳动力红利”仍是支撑出口的主要因素。而从地区情况看,东部地区出口增速远低于中、西部地区,这显然也与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低、产品价格低有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劳动力红利”对出口的影响。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劳动力红利”是否还能成为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竞争力,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第三,产品出口市场格局正在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产品的主要出口地是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在金融危机,特别是欧债危机的影响下,这一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口欧盟、美国和日本的产品增幅明显回落,尤其是欧盟,已低于5%。相反,出口到东盟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产品增幅大幅上升,11月份,中国与俄罗斯、巴西和南非贸易额分别增长了44%、36.7%和82.5%。这样的格局是金融危机下的暂时现象,还是未来中国产品出口的结构调整与优化方向呢?如果能够因此带来中国产品出口的一次结构性调整和优化倒也好,关键是,中国企业能够适应这样的变化吗?

    正因为如此,对11月份出现的进出口规模“创历史”现象,应当更多地将其看作是一个“时点”现象,而不是“时段”状态。从世界经济形势来看,短时间内不可能明显改观,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极有可能在较长时间内都处于经济低迷状态。也就是说,中国产品出口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

    退一步说,即便新兴经济体国家、东盟等能够承接更多的出口产品,那也有一定的限度。毕竟新兴经济体国家、东盟等自身也是中国产品出口的主要竞争国,不可能容纳更多的中国产品输入。

    如何应对这种复杂的局面,更好地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无疑是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劳动力红利”的时代已经走到了尽头,如果维持现有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出口就会陷入严重困境。因此,必须加快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考虑到出口依赖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国家在政策上要做出优化和调整,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产品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政策。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新兴产业产品等的出口,更要予以政策优惠与扶持。

    另外,针对国际上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和限制进口中国产品的现象,有关方面要积极主动地与出口企业建立信息联系与沟通制度,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同时,要帮助企业加强对世贸组织规则等的学习和理解,当发生贸易纠纷和摩擦时,能够及时运用相关规则维护自己的利益。

    中国11月份进出口“创历史”新高,我们既要高度肯定,也不能盲目乐观。要善于从成绩中看到希望、发现问题、找到新出路。只有这样,出口才能继续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把握人民币升值力度和节奏

 

  千万当心“过调”

 

  提高服务贸易发展水平

 

  “入世”十年,中国和世界得到了什么?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