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前28天,四大行新增贷款一直徘徊在1000亿-1400亿之间。当市场普遍预期新增贷款将出现环比下降时,四大行却在最后两天来了一个出其不意——最后两日,四大行新增贷款700亿左右。(12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接近年底,四大国有银行“突击放贷”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从10月开始,贷款出现“猛增”的势头。在10月最后两天——30日和31日,四大行信贷投放力度突然加大,一举投放900亿巨量贷款,以致全月新增贷款规模达到2400亿左右。这笔新增贷款占四大行10月新增贷款的37.5%,占10月份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总量的15.3%。而到了这个月,几乎又是同出一辙。在全国贷款投放连续几个月低于去年同期投放水平时,这样短时间内的大量放贷充满了“开闸放水”的意味。
四大行这么做,理由似乎很“充分”。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重心为“抗通胀”,为配合中央决策,货币政策适当进行了收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紧缩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也日渐凸显——中小微型企业、实体经济的发展遭遇资金困境,经济面临下行的风险……而在最近一段时间,CPI也逐渐趋于稳定并有所回落,“抗通胀”的压力立减。在专家呼吁、高层不断释放政策将要“微调”的信号之时,银行似乎有了为自己辩护的借口。
可是,这样的辩护显得“力道”不足。国家政策尽管“预调微调”的迹象已明确,但这也是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并不是政策转向放松。银行急于放贷,有自己的“小算盘”:尽管银行被称作“最赚钱的行业”,但从去年年底开始,银行的放贷规模和放贷速度受到严格控制,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监管压力和内部信贷资金紧张等因素使得银行的信贷投放一直处于“趋紧”的状态。虽然,利息差在大型银行的盈利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但影响仍不可小视。为完成全年效益指标,憋了10个月的商业银行年底自然生出“突击放贷”的冲动。
而且,比较让人担心的是,“突击放贷”都放给谁了?信贷投放如同吃饭,过快过多会噎着,过少则会“营养不良”。对于实体经济来说,它需要一个过程,循序渐进地来吸收流出的资金,如今这样的“突击放贷”,实体经济显然无法消化和吸纳。如果实体经济被“噎着”了,那么这些贷款则可能流入到投机炒作领域,尤其是“渴”得要命的房地产行业,助长其资产泡沫,甚至制造金融风险。
显然,“突击放贷”对银行而言危害性极大,在此过程中很有可能悄然滋生不良贷款。但为何银行依然乐此不疲?银行突击放贷确有获利的考虑,但更大程度上是为完成考核或追求存贷款指标系统内排名——这直接关系到相关负责人的升迁与否。当数字上达不到,一个人、一个团体一年的努力很可能都被忽略。也正是如此,在年底和“突击”两字挂上钩的事情特别多。
比如政府年度“突击花钱”,一些地方甚至设价格下限,明确目标就是为“花完预算”;又如北京市“提前发年终奖”,是因为该市年初设立的收入增长7%的目标不能完成,年底“突击”搞“增收”……其实,在这些方面,已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但为何这些“突击××”仍屡禁不止?笔者以为,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一些部门、一些机构还是没有改变“数字迷恋”式的考核方式和奖励办法。(郭有信)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