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玲:约谈两油还是无法破除垄断

2011年11月04日 06:3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为了避免国内柴油供应紧张问题危及农业用油,发改委于10月29日约谈了两大石油集团,并要求两大集团加大敏感及库存薄弱地区的资源投放,切实保障农业“三秋”生产等重点用油需求。近日两大石油集团均在官网首要位置披露已采取多项举措保供。(11月3日《新京报》)      

    自9月起,国内多地开始出现柴油供应紧张情况,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加油站无柴油可加的情况。舆论纷纷指责石化双雄,认为其在油价下调之后惜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改委才对两大石油集团进行了“约谈”。约谈的目的很简单,一是为了缓解国内柴油供求矛盾,二是监督敦促垄断企业履行承诺。    

    对于约谈,有不少人寄予厚望,认为就此可以解决“柴油荒”的问题。实际上仍然只是一个救火措施。类似的约谈,之前有过很多——每每国内市场出现一些不正常表现时,发改委便拿出来“约谈”的杀手锏。

    约谈听起来是有效的,但颇为搞笑。我们在极力要求国际社会承认中国是完全市场经济,同时,许多市场问题却无法通过市场规律解决,还要依靠政府部门的“约谈”解决问题。“约谈”变成了长效机制时,本身就证明我们的市场经济存在一定缺陷。    

    发改委约谈两油,其目的只是在提醒企业要履行道德责任和维持正常经营,至于企业是不是讲道德,约谈本身并没有强制作用和束缚力。不仅如此,甚至有的约谈,给人一种和企业一道“演双簧”的感觉。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是不会把约谈当做家常便饭的。    

    在国际柴油供应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中国却出现了油荒;国际油价降了,中国国内的油价不仅不降,反而上升。这是垄断带来的弊端。

    允许垄断企业存在既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让民营企业参与行业竞争成为一句空话。

    在垄断作用下,两油不仅无视国际市场变化,在国内我行我素,不时地人为制造出一些“油荒”之类的麻烦,坐享涨价暴利,与此同时还要向政府叫苦,谋求补贴。

    用损失消费者利益来保证两油的垄断地位显然是市场经济所不允许的,就算石油是国家发展战略物质,也完全可以实现战略储备和开放市场两不误,实现确保国家发展安全和消费者利益不受侵害两不误。

    靠约谈,事实证明不行。 (蔡京玲)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能否“约谈”供电企业


对五粮液的约谈为何不一样

面对名酒打醉拳,别迷恋“约谈”  

(责任编辑:王国信)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