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藏高速大堵车才稍有缓解,
北京市内交通再次迎来“惨不忍睹”的全城大塞车。9月17日,一场绵绵秋雨已让北京各条道路引发“感冒”,市区晚高峰拥堵路段峰值超140条,超过了今年年初因大雪造成90余条拥堵路段峰值的纪录。
“首堵”的威名的确具有震撼力,一场小雨再次检验出北京交通的脆弱与不堪一击。正常天气下,早晚高峰拥堵已经这座城市不堪重负,如果加上一点恶劣天气的影响,恐怖的拥堵状况更会让你抓狂。9月17日那天,笔者就亲身体验了雨中等待迟来将近一小时公交车的滋味儿。而据媒体报道,当天下午3点半一辆68路公交车从厂桥出发,晚上8点半才到六里桥,13公里路走了5个小时。
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民每天平均上下班在路上消耗的时间为40分钟,居全国之首。虽然北京作为世界性大城市,堵车已是家常便饭,但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则北京堵车会越来越严重,在路上消耗的时间也不会仅仅为40分钟了,两三个小时都有可能。所以北京需要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来“治堵”。
回头看看我们这些年“治堵”的经验,措施也实行了一些。但仍难“治本”。从2003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00万以来,北京就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治堵”历程。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实行尾号限行、交管部门加强监测、交警加强疏导、但一遇到道路上洪水般车流,这些措施又实在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不是说这些措施不好,而是车流量太巨大了。
北京的城市拥堵不是某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北京又是首都,周边区域乃至全国流动人口的集聚效应肯定会显现。去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1972万人,而流动人口已超千万,这样庞大的群体要出行的确是一道难题。要解决交通拥堵这一症结,眼光不仅仅要盯在交通本身,还要通盘考虑城市发展、定位、规划等问题。甚至一个城市功能规划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城市交通发展。城市摊子越铺越大,人口日益膨胀,而城市规划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求。
曾经有白领形象地将
金融街称为“空城”,把天通苑称为“睡城”。相信很多在北京生活的人,都会认同这一说法。每天早晨,千军万马南下,到了晚上,大军北归。白天车水马龙的金融街,一到晚上不见人影,成了“空城”。而天通苑之所以被称为“睡城”,正是因为回来就睡,除了睡觉,别的啥也干不了。
中心城区功能过于集中,造成四周车流全部涌向中心,肯定会造成交通瘫痪。北京的商业、单位、活动场所高度集中在狭小的市中心内。以二环内的老城区为例,62平方公里的城区内,集中了西单、王府井等众多商业区,金融街、金宝街、崇文门等众多商务区,以及后海、前门等众多休闲娱乐区,还集中了20多个中央部委级、100多个局级单位,和北京市200多委办局及直属事业单位。而往外走,却集中着天通苑、回龙观、亦庄、通州等一个个大型居住社区。这自然就会形成大量住在四环、五环甚至六环的居民早晚往返于城郊之间,使得连接城郊之间的交通
系统不堪重负。
相关数据显示,北京三环以内集中着全市50%的出行量,二环以内只占市区总面积的12%,却集中了市区总出行量的25%。而正是这种城市布局的不平衡,工作区与住宅区的高度集中和分离,造成了交通流量在同一时间段内的单向密集。减少交通拥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避免出现大量人口远距离流动。城市规划不能只想着如何将人口疏散出去,城市功能也要一并疏散。在一个‘摊大饼、同心圆’的单中心城市格局中,人们也只能上班进城,下班出城。
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定位,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治本之策”。拥堵不是一天造成的,解决拥堵同样需要更长的周期。高架桥可以再造个三四层,但对于巨量路面车流,仍然“杯水车薪”,总不至于让车辆都在天上飞吧?尾号限行仅仅解决拥堵的“阵痛”,归根结底还要在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上做文章,那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短期措施只能说明我们的城市管理水平仍然不足。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