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打破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

2008年12月08日 16: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子房先生

 专题:改革开放30年系列述评之1982 1981 1980 1979 1978

    现在许多年轻人眼里的“退休”是去养老、休闲、享受天伦之乐。早几年出现的“40岁挣够500万去养老”,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又有专家建议延后退休年龄到65岁,也引发了社会的热议。退休离职,已经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社会现象。不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1982年之前,离休与退休这两个名词,在新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典籍上,却是根本没有出现过。一个人,一旦成为国家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往往都要在某个或某几个工作岗位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际上这就是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

    干部能上能下,并非易事,但又势在必行。早在1962年,针对当时干部数量已经很大,且有日益增多趋势的情况,邓小平同志就首次明确提出了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的思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一问题不仅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反而日趋严重,干部队伍日益膨胀。

    时间到了1982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第四年,经过四年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实践,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重要的积极变化,整个社会又出现了一种多年未见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家百废待兴、百事待举,而且许多新生的事物又不断出现,这就需要大批年富力强,“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才能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有效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迫切要求。然而当时在各级党和政府包括企事单位的很多部门中,干部往往都已年过花甲,甚至还有不少更高年龄的老同志在担负着重大的领导工作。因此,领导干部精力普遍不支、思想跟不上形势、的工作思维方式落后情况逐渐暴露出来,导致正常的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

    面对这一种情况,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认为这个问题必须要尽快加以解决,否则必然要影响甚至制约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为了能够妥善解决曾经在建立新中国的革命事业中做出不同程度贡献的老干部的退休问题,实现新老干部的更新换代,中共中央经过认真、细致、广泛的调查研究,于1982年2月20日,作出了《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

    《决定》高度评价了老干部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功绩和贡献,闸述了退休制度的必要性;强调指出为了使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保持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连续性,保持党的领导的稳定性,必须用极大的努力,选拔和培养成千上万的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参与各级的各种领导工作;《决定》还强调指出,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中.需要保留少量超过离退休年龄界线的老革命家,这是全局的需要,是保持国内安定团结和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需要,是完全符合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

    在今天看来,新老交替是非常普遍非常正常的现象,而对于1982年的中国来说,新老交替制度化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首先,它解决了“文革”后干部年龄普遍偏大、队伍后继无人的问题,并为1982年精兵简政提供了人事制度改革的样板。通过严格的退休制度,党政机关减少了在职官员的数量,解决了领导职务大量超编、官多兵少的问题。而它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建立退休制度结束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的干部任职终身制问题,实现了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同时还结束了干部人事制度领域的人治。

    《决定》的实施,打破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使得领导干部能够正常新老交替,同时,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干部也得到了妥善安置。不得不说在这30年中,这个制度为干部队伍提供了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有效地确保了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相关评论:
    1978:中日关系:总结过去放眼未来

    1979:破除思想禁锢迎来发展机遇

    1980: 翻身农奴“再”把歌唱

    1981:“沙市”试点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经验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