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创造”搭乘自主创新动车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系列评论之 四
2010年04月15日 07:53   来源:广州日报   本报评论员
    我们必须从“模仿型模式”向“创新型模式”转变,否则必然后继乏力。“双提升”,作为发展方式转型的内生驱动力,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源头活水,亦与“双转移”形成双轮驱动。

    去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珠海考察格力电器时,风趣地转达了非洲用户的“投诉”:格力空调“噪音太小”,员工下班时“总是忘记关空调”。这一权威“广告”一直为格力员工所津津乐道。良好的“国际口碑”源于格力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目前,格力技术研究院已建立近300个实验室,密切跟踪空调业的尖端技术。

    在广东,格力的同行者,既包括华为、中兴、腾讯等一大批高新科技企业,也包括化工、汽车、造船等众多不断谋求“自我升级”的传统产业。它们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反而逆势飘红。它们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具有比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些企业的表现,只是“创新型广东”的一个缩影。广东在抵御危机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取得保增长和调结构的佳绩,2009年GDP增长达9.5%,“三促进一保持”和“双转移”工作稳步推进,也正是因为始终把自主创新放在重要位置。

    何谓创新?创新是解放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唯有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方能真正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2006年初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中国2020年将建成“创新型国家”。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必须从过去的“模仿型模式”,向“创新型模式”转变,否则必然后继乏力。去年底召开的省委常委会议强调,创新是广东发展战略的核心,要把创新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广州市也明确提出,投资拉动经济要体现“五个倾斜”,而其一就是“向自主创新倾斜”。

    在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历程后,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种种隐性瓶颈——一些地区土地、资源、环境、人口的“难以为继”。“‘广东胖子’不练肌肉要打败仗”、“不思创新进取会成为新的‘古猿’”!这些警示之语,逼着广东趟出一条“创新驱动”之路,谋求发展模式转型。广东人找到了“创新”这个“新式武器”——不久前,广东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用以支持和培育省内节能减排项目;目前,广州对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每年的经费投入不少于10亿元;新的《广东省专利条例(草案)》规定,具有自主专利技术的产品今后将在政府采购中得到优先购买……

    如果说“双转移”是产业布局上的宏观配置,那么“双提升”(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就好比具体产业、企业层面上的自我增值和换血。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方式转型的内生驱动力,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源头活水,亦与“双转移”形成双轮驱动,形成了实实在在的科技软实力——广东省和中科院的全面战略合作,形成科技创新的“动车组”;广州开发区“中新知识城”项目的落户,将为知识型经济、创新型产业发展营建“孵化器”;2009年,广东获中国专利奖金奖4项和优秀奖25项,获奖数量居全国第一位……“东西南北中,创新创业到广东”,正成为建设创新型广东的真实写照。

    以自主创新调结构、谋转型、促发展,坚持这样的理念,“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的转变将进一步提速,广东留住微笑曲线“嘴角”、尽早实现弯道超越的目标亦将越来越近。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