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闹心”的房价闹出了中国楼市的痼疾

2011年10月25日 12:4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新闻背景: 

   23日,上海一楼盘大幅降价30%,相比前期房源直降60余万元的决定,激起了老业主的强烈不满,甚至在现场有警察维护秩序的情况下,该楼盘的售楼处依然被数百名业主打砸一空。
 

    

 

 

 

中国青年报:遭业主冲击,开发商为何不维权

 

    老业主阻止降价,带给开发商的恰恰是开发商所需要的。也因此,有人怀疑,那些闹事业主是开发商诱导的,甚至是开发商导演的。据此就不难理解,开发商为什么对业主闹事那么宽容了。 

 

西安晚报:围攻楼盘能hold住房价吗

 

    业主对降价楼盘的打砸围攻行为,本身涉嫌违法;关键是,这样的行为本质上还是对高房价的一种绑架。房价下降之后,业主闹事、开发商妥协,等于在事实上确保了房产投资的包赚不赔,这样的“好事”无疑将愈发助推房产投机炒作之风。

 

武汉晚报:“降价引反弹”显出中国楼市的新矛盾 

    中国楼市火热,源于“富人穷人都得买房”。某种意义上,这种局面既不公平也远非自愿。面对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买房人本身最好理性看待,抱着量力而行的宗旨;开发商也要学会拒绝“趁火打劫”。而对于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国家还要多提供廉租房保障房来解决,避免让所有人都卷进无情的楼市中去。

齐鲁晚报:业主不许降价凸显楼市痼疾 

    在畸高房价早已成为社会不可承受之重的当下,我们应该反思,是什么让为圆住房梦而不堪重负的购房者,反而一次次在房价出现下降拐点的当口,变身为“契约精神”的践踏者?

钱江晚报:房闹,闹出了什么 

    在购买房屋的过程中,业主和开发商遵守的是契约法则,而政府部门作为监管方,在业主和开发商没有出现强买强卖、弄虚作假等违法的情况下,只能履行监管职能。现在对于业主“降价补偿”的要求,政府部门答复“逐个安排处理”,到底是怎么安排处理,难道是用纳税人的钱来为业主的购房行为埋单吗?这种不负责任的表态行为,实质上是丧失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CE编后语: 
   
   
长期以来,由于房屋的公共产品属性与商品(可投资商品)属性混合不清,行政权力过分介入,相关的利益矛盾不断被激发。如今,上海房价下降带来的“围攻”也只是又一个鲜活的例子。

  

   对于中国来说,控制房价是一个长期的政策,随着房价下跌的趋势逐渐明朗化,类似的矛盾还将继续被激发出来,如何有效地化解将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救火式”的临时干预更需要从源头上进行制度改革:分清市场和政府各自的领域,通过保障房建设,将房屋的公共产品属性和商品属性进行较彻底地分割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王国信)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