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报记者 支玲琳
●嘉宾:苏勇 (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主任,教授)
●从企业运作的角度看,购并是一种正常的企业行为。对于“卖企业”这个问题,要有一个“脱敏”的过程。
●但现在本土业者出售企业的冲动,已经让人担忧。任何国家,最后还是要靠实体经济说话。
解放观点:继丝宝、小护士、大宝等纷纷与外资联姻后,本土日化品牌丁家宜日前也被法国香水巨头科蒂收购。事实上,不仅是日化行业,近年来不少民营企业家在家族企业长大后,或无奈或主动,都选择了将企业卖掉。如汇源董事长朱新礼所说:企业要当儿子一样养,要当猪一样卖。您怎么看?
苏勇:同样是把企业卖掉,但诉求可能并不相同。据我了解,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希望借助外企的品牌力量、成功的运作模式、成熟的营销渠道,把自己原有的企业做大。现在很多企业经营者遇到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就再也做不大了。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中国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至今也才二三十年,但它们面对的竞争对手却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跨国巨头,非常强大。不少企业掌门人感到,与其凭一己之力拼命也难成气候,倒不如借助外资之力做大蛋糕。像丁家宜就是这种情况,他的创始人仍旧保留了40%的股份,这样他现在就获得一笔现金,如果以后蛋糕做大,他还可以从中获益。但这种设想往往比较理想化。过往案例显示,外资并购中国的日化企业以后,把原先品牌做大的几乎没有,有些品牌甚至就不见了。我们怀着做大的初衷去“投诚”,但对于人家来说,不过是花钱消灭了一个市场对手。
第二种,企业家不想做了。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风气,都希望去投资金融,一夜暴富。你要一瓶一瓶去做化妆品,尽管利润尚可,但毕竟辛苦。而且最近我们听到不少这样的抱怨声:做企业太累了,面对的竞争对手是跨国公司,原材料、人力成本还在不断上升,利润不断被摊薄,产品生产出来还要担心销路。与其如此,还不如把钱套出来,去做房地产、做金融,来钱更快。
第三种,是想把企业做下去,但创始人开始步入老年,第二代不愿接手。在国美事件之后,一些经营者对职业经理人掌管企业也产生了阴影。与其将来发生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倒不如趁现在有合适的“婆家”嫁掉反而省心。所谓落袋为安,也不枉当初创业的一番苦心。
对于这种“把企业卖掉”的做法,现在评价很多。有人批评中国的企业家短视,我倒认为,旁观者可能有点看人挑担不吃力。有些收购价我们看来可能不高,但问题是,在这个行业里做的人清楚,如果不趁现在卖一个尚可的价格,今后可能也就没这个行情了。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这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因为坚守下去,结果未必比卖掉好。
解放观点:以日化行业为观察样本,其实很有意思。有13亿人口的基础,没有垄断的行业阴影,但我们的本土企业家却没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反而纷纷“外嫁”。从中反映什么问题?
苏勇:照理讲,在中国日化行业,人口基础非常好,市场非常大,而且这一行对技术含量要求不是很高,但我们的企业为什么就是做不大做不强,这很值得反思。这里面有几个因素。第一,与中国人消费心理不成熟有关系。比如很多人就是觉得洋品牌要比国内品牌好。同样一瓶东西,国外大牌定价300元都愿意买,国内品牌即使只要100元也不愿多瞧一眼。第二,本土企业品牌运作能力欠缺。日化产品除了宣传攻势以外,还包括全方位的包装、策划。我研究过很多案例,国外品牌长盛不衰确实有它的道理。瓶子做成方的还是圆的,盖子长一点还是短一点,都作过精心研究。以前短缺经济时代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中国有那么多人口,不愁卖,但是现在随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尤其在这种充分竞争行业,与外资在同一平台竞争,就必须向人家学习。
像家电行业,其实也很早就开放了。一开始我们与国外大品牌同场竞技,也是被打得落花流水。但后来,慢慢缓过劲来了,本土企业的优点逐渐被消费者发现,诸如价格实惠、品质提升、服务过硬,现在倒也闯出了一片市场空间。我想日化行业被卖掉的企业如此之多,也是行业的特殊性所在。因为日化产品不像家电,品质、售后服务等那么直观,这个行业的品牌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但从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共性的:品牌运作能力、品牌号召力的缺乏,正制约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解放观点:按照打造百年老店的传统经营理念,卖掉企业可以说是一种观念上的反叛。但当我们看到,当年的何伯权卖掉江河日下的乐百氏,变身“今日投资”创始人,扶植了一批诸如7天连锁酒店这样的未来企业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说,有时候退出反而是一种坚持。
苏勇:不一定开创了某一项事业,就要把它做到老死。当初企业家选择从事某个行业,其实也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作为一种战略性的退出,审时度势选择做其他行业,也值得提倡。而且在西方,不少创业者在企业设立之初就考虑日后出售的问题,一旦孵育成熟,即以高价卖给大公司,这早已是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
对于中国当下出现的这股出售企业的风潮,我可以理解。一方面,资本总是逐利而行,往有效率的地方去;另一方面,从企业运作的角度,购并的确是一种正常的企业行为,我们不用上纲上线把它看得非常严重,中国企业家也在买别人的企业。对于“卖企业”这个问题,要有一个“脱敏”的过程。
但是,从卖产品到卖企业,现在本土业者出售企业的冲动,已经到了令我忧心的程度。毕竟,像何伯权这样成功转身为天使投资人的企业家,少之又少。我们接触到不少企业家,甚至为当初投身实业而感到后悔。“早知道买它几百套房子,我还做什么工厂呢”,这并非罕有的奇谈怪论。这些年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一直不是很理想,种种有形或者无形的阻力,也都促使他们把企业卖掉。从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实实体经济的角度而言,这并非福音。就像日本前首相中曾根说过的:“在国际交往中,索尼是我的左脸,松下是我的右脸。”那么我们的答案又是什么呢?任何国家,最后还是要靠实体经济说话。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