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英丽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教授,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共出版《增长型调整政策理论: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分析》、《全球视角的金融变革》、《国际货币经济学》等专著和教材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曾获得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和第六届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优秀成果二等奖。
近期,欧美股市“跌跌不休”,引发人们对于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应该说,源自美国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既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又给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重要战略机遇。危机提醒我们,应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是中国金融强国战略的两个相互配套的组成部分。
金融中心建设与经济转型互为因果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一个城市能否成为地区性国际金融中心或全球金融中心,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及其法律体系的国际认同程度。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质,是借鉴成功的国际经验促进本土金融市场体系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它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中国作为世界经济金融强国崛起的战略需要,与此同时还体现了中国促进全球金融稳定和平衡发展的大国责任。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的巨大成就。但是外延扩张型增长模式,是由行政垄断型金融体系提供廉价资本,并由二元经济结构造就的农村廉价剩余劳动力支撑的。其负面效应和不可持续性日益显现。三农问题和贫富两极分化抑制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拓展;制造业产能的急剧扩张已遭遇资源环境瓶颈,并对外部市场产生了过度的依赖;金融创新空间不足不仅给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困难,也抑制了居民通过金融投资分享经济高成长成果的机会。这些问题久拖未决反过来又给中国金融体系带来了系统性风险。
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环境面临重大变化。瑞银信贷对全球消费增长的预测报告认为,美国消费占全球的比例将从2007年的30.2%下降到2020年的20.8%,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消费占比都将出现或多或少的下降,而中国的消费占比将从5.3%增加到23.1%。这是因为,开发内部消费市场即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体现,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未来国内消费需求取决于中国人口结构和收入的变化,并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后者要求中国的产业从大规模、标准化制成品生产体系转向标准化与个性化并存,大生产与小制作并存,现代化的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平衡发展的复杂生产体系转换。与此相适应,中国的产业组织需要从行政垄断与低水平无序竞争的两极并存格局,转向与复杂社会分工体系相适应的市场适度竞争格局。
这种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的转型能否成功,取决于我国的社会资源配置能否从行政主导型模式转向市场主导型模式。由于资金是社会稀缺资源的支配和使用权,资金配置的市场化成为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核心。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建立以场内交易为主的股票及期货市场和以场外交易为主的外汇、拆借、债券及其他衍生品市场,成为资金配置从行政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的核心任务。
与商业银行提供的分散化间接融资服务相比,以场内交易为主的资本市场具有信息的公开性、资产的流动性和地理空间高度集中的特点,并以产品的标准化、风险的分散化、投融资极具规模效益的优越性,成为现代金融的核心。交易所市场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和金融转型的特殊意义在于:提供真正意义上的资金融通和配置的市场化机制;为企业并购、产业整合创造有效的市场条件;为企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性行业龙头企业提供资金融通和市场约束的有效机制;通过风险分散机制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新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突破其发展所面临的融资瓶颈;为本国居民提供分享中国经济高成长成果的投资便利和各种可能的选择。
以银行同业为基础的现代货币市场体系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的转型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在于: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提供有效的市场和工具;促进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政策运作打下扎实的市场基础;为高效率的人民币跨境结算和最终清算提供配套市场,以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金融发展的一个较为普遍的规律是,金融机构和金融交易会向经济腹地深厚且社会设施先进的大城市聚集。金融聚集带来众多好处,包括近距离交流与沟通的便利、市场流动性的增进、市场定价有效性的提高、更多的金融合作、辅助性社会中介产业的共享、人尽其才环境的营造与专业人才市场的繁荣。金融聚集的这些优越性将进一步导致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完善。当然,一个城市能否成为地区性国际金融中心或全球金融中心,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及其法律体系的国际认同程度。
就我国而言,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应该是本土金融市场体系发展到国际化成熟阶段的一个自然结果。它与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和金融转型的成功是建成本土国际金融中心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本土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又是中国从经济大国崛起为世界经济金融强国的前提条件。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