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之于就业,犹如GDP之于经济。
作为考查各级政府和高校就业工作的数据指标,就业率已经深入各级政府、高校和广大学子“人心”,看一所学校、一个专业如何,一个地区就业工作如何,就业率是一个重要依据,尤其是在当下,甚至成为最重要的依据。
就业率指标的强势,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有的高校为保证生源数量,片面追求就业率,“动员”学生就业,甚至使学生“被就业”;有的地方事业单位招考自定政策,只允许未就业毕业生报考,致使部分希望参考的毕业生虽已实现就业,但却拒绝网上签约;有的地方“灵活就业”者数量占毕业生总数比例明显偏大,究竟是否实现了就业,恐怕连毕业生自己也说不清楚;学生“就业”之后,就业质量如何,工作生活及个人发展情况怎样?也都不再是高校所关心的问题。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关于弱化“GDP”指标的呼吁言犹在耳:GDP是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但不能完全准确衡量经济增长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样,就业工作中的“GDP”——就业率,是评价就业工作的关键指标,但也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就业水平、教育水平。就业率指标,到了该弱化的时候了。这是改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是优化毕业生就业结构、就业状况的需要,也是实现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目标的需要。
弱化就业率指标,需要高校真正改变“唯就业率”的就业工作观念,切实把就业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上来;需要有关部门适时改变多年一贯制的就业方案审核工作模式和传统的管理框架,运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全面、客观、真实地掌握毕业生就业态势,加强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和就业监测体系建设;也需要大学生和公众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给就业工作提供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与弱化就业率并行的,应是就业质量的强化。相对于就业率指标,就业质量对于就业大局、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具根本性。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这意味着,就业质量被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人的价值和幸福感将被更加重视。而如何提高就业质量,如何让包括毕业生在内的就业者“体面劳动”,则考验着有关管理服务部门的能力,考验着提供就业岗位者的智慧和良知。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