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已经达到80.1%,其六大指标中的民主法制一项得分最高,达93.6%,而文化教育则成为最大的短板,实现程度仅为68%。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显示了上述内容。根据这一报告,中国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从2000年的59.6%上升到2010年的80.1%。
国家统计局的这个报告,是一个“报喜不报忧”的报告——小康社会形势一片大好,各项主要指标步步攀升;但反过来,真正体现和反映“小康社会”质量的关键指标基尼系数却长期缺席——国家统计局自2000年公布全国基尼系数为0.412之后,十年之间没有再次公布过。而此次报告中只是“含糊地提到,2010年的基尼系数比2000年略高。”
这个“略高”究竟是多高,恐怕即便是国家统计局自身,也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来。或者,有关方面为了报告的“积极正面性”,根本就有意回避了对于贫富差距指标的“调研”。此外,调查样本范围、分布和构成,也是国家统计局“自导自演”,能不能确保真实客观也令人存疑。而纵然数据不掺杂“水分”,如此重“平均值”而忽视内部差距的报告,本身价值就不大。
国家统计局的报告为什么会“报喜不报忧”,究其根源亦并不复杂。一方面,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信息来源,不外乎是地方各级统计部门的上报报表,因为报告主题带有行政色彩,所以各级上报数据“造假”或者虚夸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另一方面,统计部门公布的数字具有某种“官方权威性”,涉及方方面面行政各方的利益,还掺杂着政绩、形象和稳定等复杂的权力诉求,比真实更“低调”、更“柔和”或更“正面”一些,几乎就成为一个必然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康社会报告”回避基尼系数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正因如此,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才会经常与其他部门的数据“打架”。统计部门对此解释说,“是由于统计方法的差异”。“统计方法的差异”导致结果的差异,其实并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这种“报喜不报忧”的统计报告会不会误导公共决策,这是最值得关注和担忧的。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