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民心乃实现民众幸福基础

2011年02月28日 07:07   来源:京华时报    乔子鲲

  总理的坦诚回答,折射实现民众幸福的不易,表明施行善政的难度,更总体性地表明,大国总理对民心有如此细致深刻的感知,何尝不是总理对实现民众幸福的一种解码。

  昨日,温总理第三次与海内外网友在线互动,在两个小时内回答了20多个问题,续写了中国高层领导人与广大民众之间的“幸福网事”。

  幸福是每一个人的事。但每一个人的幸福聚合,则是当政者的事。总理谈到幸福时,从一个新的层面谈到他的理解,这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这其实是一种幸福的感觉,让民众获得这样的感觉,每一位官员在各自岗位上就都有做不完的事。

  当我们换一种视野来审视,总理回答的问题虽然涉及多个领域,但又从整体上构成了大国总理在实现民众幸福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要求他必须既有理念思路又有办法举措。总理的坦诚回答,折射实现民众幸福的不易,表明施行善政的难度,更总体性地表明,大国总理对民心有如此细致深刻的感知,何尝不是总理对实现民众幸福的一种“解码”?在这个意义上说,唯有知心,才可能有上述民众的舒心、安心、放心、信心。

  “什么是民生?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民生就是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人民的生命。”“世界都在谈‘中国崛起’,人们议论最多的是GDP,但我以为‘中国崛起’的标志在人才、在教育。”……这是理念思路层面,代表认识的高度深度与施政的价值方向。如果方向错了,认识不到位,再怎么勤政善政,幸福也难以靠近。

  “在今后收入分配当中,要实行两个‘同步’,就是居民收入增长要同经济增长同步;职工工资增长要同劳动生产率同步。”“我更重视另外两个数字,那就是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研研发经费占整个生产总值的比重。”“我们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薪酬的起征点。这是我们今年给老百姓办的第一件实事。”……这是办法举措层面,代表政策是否对路、合民心,是否是善政。唯其如此,幸福才可能从一件件具体的、实在的事情之中累积,最终变成一种幸福的感觉。

  实现民众幸福,在理念和实践层面都没有问题,但为什么民众对房价、就业、收入分配、医保、教育这些问题反应强烈?为什么这些问题总是成为大国总理与广大民众沟通的焦点?这恰恰从一个侧面表明,治理大国不易。有太多的主观和客观问题,影响到行善政,继而影响到民众的幸福。因而,从治理的层面看,就必须找出问题,排除各种阻力,推进民众的幸福事业。

  关键的问题是,官员必须带领百姓去进行这种无休止的追逐。只要全心全意地努力了,百姓就会不断获得一点实在的幸福,即使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幸福的希望就永远不会失去。因为,官员的知民心,是实现民众幸福的基础。

(责任编辑:张秀华)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