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一停,减了排,官员政绩倒是周全了,老百姓却在零下10℃的寒冬中挨冻,看似荒诞、冷漠的节能减排方式背后,暗藏着一种强大的利益逻辑。
河南林州市的市民近日定然深刻领会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滋味。据媒体报道,截至11日,该市已停止供暖5天,停供暖面积达20万平方米,停供暖原因是向热力公司供电的林州优创电厂被关停,而关停电厂则是为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眼下已是隆冬,天寒地冻,林州市邻近河北,近期乃全年最冷时期,气象预报显示,11日林州最低气温为-10℃。在这样的低温下,供暖戛然而止,冷的是身体,寒的可是人心。目前,林州市一些主要学校、医院就不得不自己烧锅炉供暖,有的小学也只能在教室配备电暖器,漫漫寒冬之中,本来可以享受集中供暖公共服务的林州市民,现在要“自谋暖路”了。
节能减排本为节约能源、优化环境,环保低碳的生活说到底也是民生福祉,但在不少地方节能减排却频频变形走样,屡屡绑架民生,好好的“经”硬是让歪嘴和尚给念歪了。此前,为突击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河北、浙江、山西等地轮番“拉闸限电”,对于这种“剜肉补疮”之举,国家发改委曾下发紧急通知,强调节能减排不能靠短期的“突击行动”。但林州停供暖,显然有点“顶风作案”的味道。
节能减排非一日之功,需要落实在日常工作中,但有些地方和部门往往平时漫不经心,最后关头才临时抱佛脚,拆了东墙补西墙,拉闸限电、停止供暖也就“应运而生”。就拿林州市停供暖一事来说,节能减排固然正当,关闭电厂也是“死任务”,但并不是说停供暖就因此顺理成章,天经地义了。既然明知电厂必须关停,既然电厂关停会影响供暖,那就应该在完成“死任务”的时候,制定一个“活计划”——为热力公司寻找替代电源。“关闭优创电厂是死任务”,但取暖也事关市民生计,对于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天职的政府部门来说,供暖就不是“死任务”,就无关紧要可以随便“牺牲”吗?说到底,还是源于重视“官生”而忽视“民生”。
节能减排是“官生”大事,直接关系到官员的政绩考核,只有数据好看了,指标完成了,才能产生政绩,所以很多地方才不惜把发改委的警告当耳旁风,不惜漠视民生需求,拉闸限电、停止供暖,毫不手软。说其短视,其实人家心里明镜似的,有人要的是自上而下的认可,而非自下而上的认同。限几天电,停几天供暖,影响几天老百姓的生活不会影响政绩,老百姓说了又不算,可要是“上面”认定你节能减排不力,那就严重了。如此上下权衡,自然会形成“不能因为供暖而耽误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认识,只唯上不唯下。
结果呢,电厂一关,供暖一停,减了排,节了能,官员政绩倒是周全了,老百姓却在零下10℃的寒冬中挨冻,看似荒诞、冷漠的节能减排方式背后,其实暗藏着一种强大的利益逻辑。这种“官生”压倒“民生”的做法,说白了在官员考核问责制度设计上就与“民生”割裂,甚至背道而驰——如果当地政绩标准是“民生为本”而非“任务为重”,限电停供暖的事大概就不会发生。再拿暴力拆迁、房价畸高的现象来说,也是“唯GDP论”导向的结果——不盖房子哪来的GDP?
官员和部门也会衡量取舍利益得失,考核问责制度指向哪里,自然也就趋之若鹜。什么样的制度,就会引导什么样的行为,制度不端则行为不正,昨天征片地、拆个房,今天限个电、停个暖,那么明天和后天呢?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