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媒体言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政府满意度调查别自我矮化

2011年01月05日 06:30   来源:光明日报   陈 方

  年底,各种总结评比次第登场,一些政府机关的评议活动因为评议措施的“另类”不时引起舆论哗然。

  最新被公众围观的是重庆开县政府网站的政风行风投票评议。开县政风行风投票评议网的公式是:满意率=(非常满意×100%+满意×90%+基本满意×70%+不满意×50%)÷得票总数×100%。这个公式被网友指出暗藏玄机:依此公式计算,即使全票不满意,群众满意率调查也会不低于50%。比如县发改委“信息公开”一项,非常满意76票,满意2票,基本满意2票,这三个选项相加共80票,而不满意85票,但按该公式计算,群众满意率超过70%。

  拿个不太时髦的词来形容,公众这一次又“被满意”了。关于政府满意度测评,群众“被满意”的现象并不鲜见。去年11月,吉林省永吉县人民政府网站进行民意调查,但仅设立“满意”和“非常满意”两个选项,这种有意设置门槛的做法,压根儿就没打算让真实的民意得以呈现。此后,福建省莆田市又上演了同样的闹剧:莆田市2010年政风行风网上满意度测评中,网站设立了“对政风满意度不过半不得提交投票”的门槛,引来一片质疑。

  政府部门在年终岁尾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这是总结自身一年来工作的重要环节。借助网络民意总结自身工作的不足,继而认真改进,来年可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这也应该是政府部门民意测评的价值追求。同时,政府满意度调查的设置,其实也是为民意表达提供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民意应该得以完整地体现,而非经过层层包装或过滤。可是,反观现实,无论是吉林永吉县的“满意”和“非常满意”,还是福建莆田的“满意度不过半不得提交投票”,以及重庆开县“靠公式计算提升测评满意度”的做法,民意的出口都被层层设障。

  事实上,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和施政能力有高有低,出现群众“不满意”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测评是调研的手段,是促进政府部门改进工作作风的依据,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政府部门掩耳盗铃、作茧自缚。而比“不满意”更可怕的是,政府部门一方面搭建平台来征集民意,另一方面明里暗里左右民意,于是“被满意”的背后是民意“被忽悠”。如果严肃的政府满意度调查最终沦为一出出被公众围观取笑的闹剧,民意“被忽悠”多了,那么以后类似的满意度测评群众还有参与的热情吗?

  有勇气接受测评,就要有勇气接受“不满意”。绞尽脑汁设置重重门槛令群众“被满意”,事实上这是政府部门的“自我矮化”。“自我矮化”的政府满意度测评不仅堵塞了民意的出口,而且将政府部门置于群众围观取笑的漩涡中,降低了自身公信力。这样的满意度测评应该终结了。

(责任编辑:张秀华)

分享到: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