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刚门折射出的“仇官幻影”

2010年10月27日 14:41   来源:大河网   

  沸沸扬扬的李启铭交通肇事逃逸事件,似乎正在演变成为一场网络舆情“揭批查”的“全武行”,从一句“我爸是李刚”的流行语,到河北大学“封口令”,再到宿友“集体保研”说,转而曝光河北大学校领导“论文剽窃”,直指李刚父子道歉“作秀”,继而又披露李启铭之父李刚有五套住宅的“腐败嫌疑”,其穷追猛打之势令人目不暇接。

  由此看来,李启铭肇事逃逸事件只是一根“导火索”,它点燃的是民众对当下某些地方存在的权利膜拜、学术腐败、教育不公、司法黑幕等一系列怒火,用某些媒体人的话说“这算找到由头”了。

  李启铭的行径固然令人不齿,尤其他在“官老子”权利外衣下所表现出的那种张扬更引得群情激愤,论及此次“舆论风暴”,李启铭事后的不当言行肯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结果,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他的父亲、母亲和家庭。

  但是,接下的一些“发酵效应”就多少有些让人莫名,河北大学真有“封口令”和“集体保研”一说?尽管校方“辟谣”,但人们对校方的公信力几乎降至为零,加之曝光的校领导“论文抄袭”事件引发“权力交易”的猜想,更让一切变得合乎“逻辑”,让河北大学校方“百口难辩”,成为这起悲剧事件中又一受害者。

  而事实上,我们看到后来多家媒体的报道,不乏河北大学学子的形象和声音,说明他们并非像某些网帖或媒体所说的“有多么害怕”,也没有多少事实证明河北大学就一定下达了这样的“封口令”。依笔者理解,面对这一悲剧,校方领导、老师或学生不愿接受采访,可能是国人面对媒体的一种“常态反映”:一怕找事;二怕多事;三怕惹事。毕竟责不在我,我又何必多言,因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至于李刚父子“道歉作秀”一说,笔者也不完全认同。从传统上看,中国人是个极其“好面子”的民族,并无多少“认错”和“谢罪”的习惯,百姓如此,官员更是如此。作为李刚父子特别是身为市公安局副局长的父亲李刚这样一个官员,能够主动站在镜头前“道歉”或“谢罪”,其本身是要具备相当勇气的。

  道歉也好,谢罪也好,给民众传递的不过是一种姿态,尽管它并不能减轻对李刚本身的法律处罚,但起码表明了肇事者家人对这一事件的认知态度。在中国当今这类“官二代”或“富二代”惹事过程中,家人能够勇敢站出来“道歉”的,好象甚为鲜见,而有些政府官员明知“犯错”引发群体事件,那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最多一纸“声明”了事。但起码李刚没有这样做,不管李启铭是否真正反省,起码父亲李刚的态度和做法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最后,又追到李刚家有“5套住房”的问题,如此“揭批查”似乎又上升到了一个“反腐”的新高度。我不认同“李启铭事件就是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件”的说法,也不是说李启铭跋扈之举与他父亲的日常权力影响没有任何关系,如果能够认定李刚确有腐败事实,那依照党纪国法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而看现在的“风暴走势”,似乎有因李刚职位敏感而刻意“株连”之嫌,毕竟儿子是儿子,父亲是父亲,子不教,父之过,作为官员父亲的李刚当然应反思自己家庭教育的失败,但因这样一起悲剧事件,某些媒体人总恨不得“查人家祖宗八代”,甚至有的可能仅凭捕风捉影,就编撰些似是而非的“猛料”来吸引眼球,这也非善举。如此导向,似乎想告诉普罗大众,官员无好人,为官必不净,随便查一个,个个够枪毙。

  笔者以为,网络监督本来是好事,网民质疑也无可厚非,只是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热点转换的过程中,作为职业媒体人不应简单跟风炒作,没有根据的应声附和,甚至非理性的推波助澜,猜想毕竟是猜想,事实终归是事实,而官方面对各类因偶发事件出现五花八门的质疑时,不能一味做“缩头乌龟”,该辟谣的要辟谣,该解释的要解释,该声明的要声明,否则,任其网络舆情随意演绎发酵,甚至产生某种非理性的“仇官幻影”,除了某些媒体心中窃喜外,对哪一方都没有益处,甚至加重民众对政府和官员的不信任感。

  文:江南浪子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