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江苏南通发生了一件令政府“脸红”的事儿:市民热线12345接到求助电话,有块楼板横在马路上,存在事故隐患,请相关部门迅速处置。热线先后“派单”到城管、城建、环卫等部门,各部门均前往现场,观察后表示,“并非职能范围”。4天了,楼板依然在马路上“睡大觉”,最后,竟是热心市民自掏腰包将楼板清除。更不想,后来在南通信访局的情况通报会上,这些部门不仅不检讨,反而拿出文件,争相说明不是自己的责任。
市民热线,到了相关部门就“冷”了。这件事折射出典型的“机关病”——推诿扯皮,又复发了。
民生无小事,但是恰有一些相关部门一见就推诿,一碰就扯皮。殊不知,在百姓眼里,推诿扯皮,推掉的是民心,扯出来的是民怨,损害的却是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这种“顽症”如此有碍社会健康,却久病难医,根在哪儿?
客观来讲,推诿扯皮之事往往是因为部门、职位间职能交叉或关系不顺造成的。由于行政部门条块分割,定位不清,往往容易造成决策周期长,协调沟通困难,甚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一些争议、冲突和矛盾。
主观来讲,极少数行政人员价值观、利益观没有摆正,服务意识淡漠,滋生和助长了推诿扯皮的歪风。
此外,对于此类歪风,目前又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君不见,那些部门在情况通报会上,高举相关文件,振振有词,表明责不在己。嘴上道理一大堆,关键就是没有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讲如何解决问题的道理。对此,作为协调者的信访局也无可奈何。
这种不良习气如果不能切实加以纠正,势必影响行政部门的高效运作,直接损害百姓利益。在笔者看来,首先要治“法”。从制度创新入手,推动机构改革,理顺各部门、职位间的关系,建立联动机制;强化监督,对推诿扯皮等“机关病”形成有效约束。其次要治“心”。加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教育,促使公务员真正把百姓冷暖挂在心间。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