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不能“松绑”

2010年08月16日 13:52   来源:南海网   侯文学

  作者:侯文学

  8月12日,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在海南博鳌的一个会议上透露,中房协已多次“上书”国务院,建议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理由是土地购置、开发投资等指标下降、房屋交易量在迅速下滑、房地产上下游产业受波及等等,并建议地方政府降价卖地。朱中一的观点,受到与会许多经济学专家的反驳。(见2010年8月14日《重庆晚报》)在房市进入深度博弈的微妙时刻,作为房地产企业利益代言人,中房协提出的暂缓新紧缩政策出台的建议,应该在情理之中。但现实告诉我们:房地产调控不能“松绑”。

  房价远远脱离了价值。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中央出台拉动经济举措之后,房地产业在地方政府和银行的支持下乘势而上,房价一路飙升,脱离价值越来越远。南方某城市房地产商刘某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透露了房价秘密。他开发的一个楼盘成本为2500元/平方米,销售价却定为12000元/平方米,每平方米赚了9500元。因此,他在短短5年内,投资200万元买地建房很快赚了2个亿。房价脱离价值还表现在居民收入与购房能力比已超过警戒线。按照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家庭年收入与购房合理比例为1∶6,超过这个比例就说明房价已高,但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一线城市已经达到1:10—20,深圳则高达1:36。价格不回归理性,房地产市场不健康,房地产调控怎能鸣金收兵呢?

  房地产市场已经“走型”。房地产业作为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关乎民生的产业。也就是说,房地产业必须走消费主导型之路,即满足民众住房消费的需求,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如此。然而,我国如今的房地产业,却走上了投资主导型之路,致使房屋成了富人的天堂,投机者牟取暴利的载体,而广大有住房需求的消费者只能望房兴叹。央视经济频道曾播放北京市郊大片别墅区人烟稀少的场景,这些别墅或被投资者购买,或被有钱人买后作为休闲度假偶尔居住。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的,就是促进房地产市场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这一目标尚未达到,房地产调控自然不该放松。

  楼市泡沫被不断吹大。无论从居民收入与购房能力比衡量,还是从商品房空置率的现实看,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巨大的泡沫都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十分危险的。我们不应该忘记,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使日本经济进入“失去的二十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导致香港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港人财富蒸发了2.2万亿;1993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全岛“烂尾楼”林立,积压资金800多亿元,全省整整用了7年时间才恢复元气。如果房地产业再继续做“猪坚强”,甚至不断推高房价,泡沫破裂是早晚的事。房地产市场一旦崩盘,将给我国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面对这种形势,必须坚持楼市调控不动摇。

  目前,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买卖双方和市场各利益主体的深度搏弈期。房地产大鳄暨他们的代言人中房协,一方面坚守价格高地、偶尔搞点“价格假摔”的小动作,另一方面不断向中央提建议,释放“误伤经济论”、“松绑论”等奇谈怪论,力图维护他们的利益。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在海南博鳌会议上的一番表白,不过是利用这一讲坛急于表达他们的态度而已。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强调宏观调控面临“两难”选择,其中之一就是“房地产调控不可半途而废,但房地产大萎缩也对经济不利”。8月13日,李克强副总理在北京市考察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建设时,要求在加快安居工程建设步伐的同时,强调要继续贯彻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很显然,房地产调控政策一旦放松,房价就会强力反弹,调控政策就会毁于一旦,政府也会失信于民。因此。调控政策绝不能“松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