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问题奶粉还要让人们做多少次噩梦?

2010年07月11日 08:21   来源:羊城晚报   □韩江子

  河北“三鹿奶粉”阴云未散,超标三聚氰胺奶粉再次“现身”!昨天的《羊城晚报》报道:甘肃、青海、吉林均再现问题奶粉。其中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的样本,被查出三聚氰胺超标500余倍,原料来自河北等地。

  “三鹿奶粉”事件中,该抓的抓了,该判刑的判刑了。但此后问题奶粉“卷土重来”,却已非第一次了。在“三鹿奶粉”尚未完全尘埃落定之际,2009年,“上海熊猫”、“陕西金桥”奶粉相继因三聚氰胺超标出事。没有人会天真地认为经历“三鹿事件”之后问题奶粉会从此绝迹,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问题奶粉复出竟是如此迅速。多少惨遭三聚氰胺毒害的婴儿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多少妈妈脸上的泪痕尚未抹干,问题奶粉却又狞笑着重出江湖了。

  这是最美好的年代,因为孩子都有奶粉吃;这是最糟糕的年代,因为伪劣产品横行,人们不知该喝什么奶粉。妈妈们正在不断发帖请教哪些奶粉可以放心饮用。经济条件好的妈妈们,尚可购买昂贵的国际大品牌奶粉以求平安,而那些无钱且信息闭塞的下层人士,在孩子喝了问题奶粉之后惶恐不已,又无力找到更好的替代奶粉。当问题奶粉在一个品牌倒下之后,又附体于另一品牌屡屡再现时,贫困百姓的孩子最有可能成为劣质奶粉的残害对象。

  在那些谋财害命的罪恶勾当中,最该唾骂的自然是无良奸商。然而,在食品、卫生和工商等多个部门不断严厉打击之下,为什么至今还有人胆敢铤而走险?莫非他们看透了“严打式”整顿的色厉内荏,运动过后就风平浪静?莫非他们看透了所谓的监管,管得了一时管不了长久?事实上,监管的乏力不过是一个常识,而且经常有案例加以佐证。

  在2008年的那场“三聚氰胺”事件中,公众就质疑过回收的三鹿奶粉如何销毁等细节问题,遗憾的是,许多信息没有完全公开。“上海熊猫”奶粉事件发生后,业内专家介绍,一批当时处于生产与终端之间的中间领域的问题奶粉,也同样没有被监管到位,如一些问题奶粉售出后,销往何方,卖给了谁,并没有到位的跟进落实。显然,监管的漏洞为问题奶粉的重出江湖留下了“伏笔”。今日的祸端,早就存在于监管的眼皮下,只是有人视而不见罢了。

  民以食为天。对于每一位母亲来说,奶粉安全卫生便是天大的事。但当监管道高一尺时,似乎奸商又魔高一丈了,这到底是奸商太狡猾太厉害还是监管太无能了呢?不必急于下结论。唯一期望的,就是监管部门吃一堑长一智,不要总在犯着同样的错误,重复着与上次的上次同样的动作,而是严格依法监管,一丝不苟将漏洞一个个地堵住。倘若当初能严格执法,“三聚氰胺”问题奶粉能没完没了地出没于江湖吗?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