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三模三电”加分早该取消

2010年06月25日 13:04   来源:中国网   周明华
    21日网上公布了浙江省加分考生增补名单,绝大部分考生因“三模三电”加分,再次引发广泛争议。根据网友的统计,在今年浙江省体育项目高考加分的1010多人名单中,其中因参加“三模三电”项目获得加分的人数为630多人,接近加分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据报道,去年浙江高考文理状元被加20分,而这名山寨文科状元的加分项目是“三模三电”。(6月23日《广州日报》)

    毋庸讳言,参加“三模三电”的考生之家非富即贵,这是一项只有有权人或有钱人才能参加的活动,居然在这么些年来,一直能有享受着高考加分的附着特权。这实质上是我国招生部门利用手中人民赋予的公权力为少数人的一己私利服务,已经重复多年显现出严重伤及高考公平的社会裂痕。但一年复一年的专家批评和公众诟病,却依然从那一条利益链铸就的层层阻力的旁边败下阵来。

    这条利益链是如何铸就的?我们从《中国青年报》去年报道的浙江“三模三电”案例中可窥其究:参加航模只要交600元报名费、1.5万元培训费,培训一个月(实际上只是在每周双休日进行),几乎每个人都可获得前6名的成绩标准。日前《都市快报》称,有人从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示的今年高招加分考生名单看到,台州一中有4名当地官员子女获20分的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加分,而这些主观性很强的奖项,一直饱受质疑。

    在百姓与权贵的这场追寻非成绩因素加分的赛跑运动中,占据公共资源的官员或富人,当然在起跑之前就占得先机。于此,各地才不断传出高考学生身份造假,航模曝加分丑闻,在北方某省组织的一次运动员高考资格认定测试中,测试的984人中竟有163人不合格的各种“加分丑闻”。显然,有权或有钱者,已将这条利益链铸造得趋于固化,而没有公共资源和足够金钱支撑的贫家子弟就只能望“三模三电加分”兴叹。

    记得去年浙江高招加分考生名单的公示时,便上演过一场“忽悠大戏”。当年6月16日通过浙江教育考试网向社会公开的4000名考生的报名序号、姓名、加分项目与分值,比2008年的详细公布简单得多。公众看这堆名字就像读天书,无从监督。而其它省的教育考试网上这种毫无诚意的公示比比皆是。我想,此非教育部门执意要“网砖”,而是要砸碎这条“加分利益链”实在困难。说难听点,一些诸如“三模三电”之类的培训与监测机构的高额费用已收,能舍得“回吐”吗?

    当前各地高考加分之乱,已成为学生家长广泛诟病却又摇头叹腕的“不公隐痛”。但这种痛一直难以改变百姓的孩子只能“裸考”的命运。我们来看美国的高考加分,却与我们相反,自1961年肯尼迪时代的《平权法案》后,这种加分制更多指向黑人与穷人:对贫民家庭的学生加分,对教学水平糟糕的学校加分等。反观国内,高考加分则被权贵们弄成自己的掌上玩物。在高招即将进行之际,笔者建议,教育部应紧急检视该问题,在公开取消“三模三电”加分屡屡受阻原因的同时,特事特办,赶在高校录取之前紧急取消这一饱受批评的加分项目。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