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13:05,某论坛《某学校高考后学生疯狂撕书的壮观场面》帖子一露面便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截止6月12日15:11,跟帖已经达到351个。
撕书场面,蔚为壮观,有跟帖者拟诗一首:教学校(应为“楼”)上纸片追,疑是六月白雪飞,十年寒窗图壁破,破茧成蝶心欲醉。
12载书海遨游,读书的结果是恨书、撕书?
这一撕,飘飘洒洒,惊世骇俗。
这一撕,撕开了应试教育的伤疤。一进学校门,满脑应试经。才出学校门,又进特长班。应试教育如此可怕,读书压力如此之大,生活如此沉闷枯燥,压力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渠道发泄,会出问题的,范进中举之类疯狂就会上演。发泄途径固然多多,疯狂撕书发泄一下未尝不可。又不是撕别人东西,撕吧撕吧不是罪,地上躺着疯飞的白纸总比地上躺着疯狂的病人要好。
这一撕,撕开了国人对人才教育的真感受。就业如此多艰,谁不想当人才,可当人才容易吗?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到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14亿人增加到1。8亿人。从正面理解,1。14亿人的确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说明我华夏人才辈出,估计放在全球也是人才最多的国家。换个角度理解,九成以上的中国人不是人才。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照样在富士康纵身一跳,难就业的残酷现实,还用得着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早点撕掉这些让自己难享尊严,不能体面劳动,无法幸福的东西又算得了什么?
这一撕,撕出了未来知识分子对书籍和知识的不认可。现在的书教给学生的是什么?学生学到的是什么?中国的未来面向什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人与社会怎么和谐?回到农村,书本没有讲授种田知识,冲入社会,书本离社会脱节太多。撕书是为了展现自信,破釜沉舟,决不“高四”,要在这枯燥书本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让自己“非人才”的生活照样精彩纷呈。
这一撕,撕开了一个社会真相:中国应试教育真是太失败了!古有焚书,今有撕书。中华文明传承至今,发泄可以,撕书不可。厌学可以,撕书不敬。就算不好学,也应该在学校学会起码的道德礼仪。成百上千斤的废纸呢,这些破书留给学校了,便宜了收破烂的,把那些破书拿到废品店至少还可以卖几个零花钱贴补艰难的生活费用呢。书本固然不想带走,至少要带走文明卫生等礼仪知识吧,这是任何一个“非人才”立足社会的根本啊!学生除了留下垃圾,竟然什么都不想带走,应试教育是不是显得太可悲,太可怕?
读书难成自我,知识难改命运。想当年国运维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看如今,闲庭信步奔小康,读书的结果是恨书、撕书,读书为了不读书,这一切,谁之过?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