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失独立品格,院士以何坚守清誉

2010年06月09日 08:15   来源:中国青年报   陈方
    “率先垂范,共同维护院士荣誉称号,建设中国科技界的道德学术净土。”中科院学部第四届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在院士大会上向709名院士发出了呼吁。(《中国青年报》6月8日)

    院士是国家对个人学术造诣的最高肯定,为终身荣誉。同时,院士这一称号又与一系列利益、有形或隐形的权力,以及科研项目的优先权紧密联系。荣誉的光辉之下,院士其实也是有着“世俗之心”的凡人。是凡人,就难免丢失某些“圣洁”的品质,显露出逐利的欲望。

    这些年关于院士的丑闻不少。过多的社会兼职已使得某些院士沦为利益集团代言人,他们不负责任地代言伤害了科学的尊严,还有知识分子的公信力;院士造假的新闻层出不穷,舆论曾经激烈的指出,造假如果不搭上院士身份已经很难再成为新闻;还有一些院士在学术探讨时以“权威”自居,压制不同的学术观点,对自己团队科研成果中出现的错误包庇纵容……这些院士的失职、失德、失范行为,无疑影响了中国科技界乃至知识分子群体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威望。

    在谈到院士失范现象时,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陈宜瑜表示,“院士不是生活在世外桃源。”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浮躁之风对院士队伍的影响不容忽视,广大院士要保持高度警觉和重视。

    陈院士这番警示说得没错,社会不良风气确实多多少少侵染着院士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但让人感觉遗憾的是,作为院士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为何会轻易被不良社会风气感染?知识分子人格和品性的独立性一直是我们所强调的,一个真正的具有独立人格的学者,他非但不应该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相反,他更应该是“社会价值观”的输出者,以精英品质引导社会,这才是我们心目中所期望的院士。

    关于院士形象的退步,社会一直争论不休。在第九届院士大会审议院士标准必须加入“品行端正”这一道德标准时,舆论就曾予以反讽。品行端正本来就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何以再加入到院士入选标准行列中去?当时有论者指出,院士为什么叫“士”?“士”乃士子之心也。士子之心难道不是社会国家民族的元气所在吗?可现在反过来了,反而是社会对院士提出道德要求。

    当我们把院士等知识分子堕落的原因归结到“他们不是生活在世外桃源”时,潜意识里一定淡化了知识分子本应具有的独立品性。尽管有关方面一再强调院士要道德自律,但如果当今院士骨子里没有超脱现实的清高与独立品质的傲骨这些起码的品质,道德自律效果如何着实难说。

    历史留存在人们脑海中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把德行、人格,安放在知识的上位,并不以追求知识为唯一目标的。真正有德行人格的知识分子,其良心的归结,更明显地表现在对国家对乡土的眷恋之上。”在欲望滚滚的当下,院士等知识分子到底应该怎么办,能够怎么办,何以安身立命,何以坚守自身?这一切答案都等待着他们自己去寻找去发现。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