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乌托邦眼镜看“中国镇”的萌芽

2010年05月26日 13:27   来源:荆楚网   姜子健

  广东东莞石排镇实施从幼儿园到博士,长达25年的免费教育。不止是教育,在城市品质、产业经济、文化事业、市民素质、民生福利、党的建设等方面,石排镇开始了一个中国式的“中国镇”的经济转型探索。这个富庶的现代滨江工业城镇,希望通过“中国镇”理想,为中国提供一个开启高福利时代的发展样本。(《中国经济周刊》5月25日)

  我们应不应庆贺,为这迈出的石破天惊的一步?

  如果以悲观者的眼观来看,这无疑是一个步入“乌托邦”自我欣赏与社会冷漠的怪圈的牺牲品。我们习惯了欣赏外来的事物,也麻木了利益追逐的福利淡化,所以当身边出现这一做梦也想不到的“天堂”的时候,我们或许会冷笑其幼稚,或许会怀疑其背后的阴谋,或许会担忧它的前程,然而我们无法否认一个来自于内心的真实声音:我们何时可以实现这一中国式的理想?是的,这是我们所共同期待的蓝图。

  为什么要去嘲讽?为什么要去担忧?为什么不敢相信?因为我们被现实打击得连生存的意念都淡漠了,又如何满怀激情的,为一个离我们尚且如此遥远的世界欢呼?石排镇有资本去谈理想,更有能力去为理想尝试,对于望其项背的大多数而言,我们仍然无法企及。

  然而石排镇并非一个特例,它只是一个先锋。悲观者的作用在于警醒人们去注意什么,而真正要去开拓并实践的,仍然需要乐观、自信的勇者。石排镇吃这只“螃蟹”,并不是一时冲动或者“饥不择食”,我们可以看到其强大的后盾与服务,以及一种怎样长远的目光:将这道菜推广全国,才是其尝试的真正价值所在。

  如果用现状的根深蒂固去藐视希望的无限可能性,那么这无异于摧残一个新生的生命,无异于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全力以赴的同时,磕磕碰碰在所难免,甚至夭折也在意料之中,然而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来抑制可能成为奇迹的萌芽,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意识交易。总要有人开路,转型是一个过程,现状不是归宿,而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正是来自于不断打磨的经验,倘若真的失败了,也并非一无所获。

  有人会问,我们的社会究竟有没有发展到可以实现这一理想模式的程度?当然没有。我们先富带动后富的理想实现了没有?仍然没有。那么我们必有要跨越共富的目标去创造一个更为理想的世界吗?事实上我们可以摆脱这一固定思维的束缚,太多的规则只会绊住我们前进的脚步。先富带动后富,是一种理想的发展模式,这当然无可厚非,然而将它与“中国镇”的理想对立起来,其实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庸人自扰和不平等心理的作祟。石排镇仍是在寻求一种自身的更为合理的发展模式,其“富裕”的最终目的并没有真正实现,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阻止其继续探索?

  从“东方威尼斯”、“东方夏威夷”到“中国镇”,我们怀着被压抑了许久的民族情结和生存理想来审视这一新事物时,难免会有诸多难以言状的感慨。是的,这是中国转型的一个“孩子”,对于他究竟会成长为什么样,健康还是缺氧,正道还是歪路,我们没有资格去指责或者颂扬,对于一个带着希望和忧虑的种子,我们能做的就是去浇灌,扶正,然后关注,其他的,顺其自然。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