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石排实验,教改的灯塔

2010年05月26日 07:56   来源:钱江晚报   付瑞生

  广东东莞石排镇如雷贯耳,不在于其家底有多富裕,而在敢于号称“中国最牛教育强镇”。媒体报道,该镇从幼儿园到博士,实施长达25年的免费教育。而石排镇每年的可支配财政收入也就5亿元左右,相比珠三角其他可支配财政收入动辄超过10个亿的镇来说,石排并不富裕。

  不富裕的乡镇,教育却最殷实。不仅把免费教育从义务教育向下延伸到了幼儿园,还把这块大蛋糕切给了硕士博士,真是一个都不能少。秘诀其实很简单,在大批的农村乡镇基本教育投入连年“打白条”的背景下,石排不仅不短斤缺两,而且给教育多盛一大碗。

  早在2008年,石排就回应过外界称其作秀的质疑,“光说不做是作秀,但是每年拿出一个亿的真金白银来,恐怕这秀也太难作了吧”。统计显示,从2005年到2008年,石排在教育方面已投入累计超过2.28亿元,占同期全镇财政支出总额的17.2%,是各项民生投入中比例最高的。

  正如茅于轼感叹的:“政府推进免费教育的钱来自税收,用群众的钱帮扶贫困者读书是非常合理的。”这句话,让我对石排自称的“中国镇”刮目相看,我看这个中国镇颇有点北欧小镇的味道。

  以瑞典为例,除从小学到大学一律实行免费教育外,一到九年级学生可以在学校享受免费午餐,高中生每个月可以领取一定数额的助学金,大学生每个月可获得助学金和低息学习贷款。显然,这样的高福利“使每个人生活得踏实”。同理,生活在石排,幸福指数也会随着教育投入的增长而长高。

  但是“每个人生活得踏实”不是没有代价的。北欧国家的这种高福利制度要通过高税收来实现,高税收目的在于通过税收杠杆调节社会分配,保障国民的福利。“羊毛出在羊身上”,没有了高税收,也就没有了高福利。可现实是,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刚刚箭在弦上,因此大面积地推广“石排经验”还远未水到渠成。

  因此,“石排实验”目前还只是一盏立在远处的灯塔。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从幼儿园到博士的免费教育,不太切合中国的国情,但是中国教改如果也把“使每个人生活得踏实”作为座右铭,那么改革已经获得了民意的赞成票。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