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文化寻根与心灵救赎

2010年05月07日 13:42   来源:检察日报   盛娅莉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腾飞,生活小康,温饱基本解决。当前,纵然快速发展积淀的种种问题正浮出水面,城市差距、贫富差距仍在扩大,但是,以历史的眼光冷静回眸,我们必须承认,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历史的幸运儿——普通人至少可以过平安温饱的生活,而平安温饱,是古时人们关于世俗生活的最高理想。

  当然,时代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要求也许太低了,物质生活比古时安稳优越是理所当然,毋庸置疑。但除此之外,我们对自身的其他要求也在提高吗?比如,传统文化的浸润,精神理想的培育,心灵境界的修炼?我们很多人对成功的界定除了财富和权力,还有其他解读吗?有经济学家半开玩笑说,改革开放前穷得不行,改革开放中累得不行,而现在是烦得不行。戏说中有真意,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现时更迫切更普遍的问题是(传统)文化断层、精神空虚和信仰危机。

  最伟大的道理往往最朴素,最简单的语言也最经得住时间的磨砺。穿越两千多年的漫长时空,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经》之思,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之理,到“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的《道德经》之境,我们仍然自觉不自觉地引用并印证着先哲思想,孔子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现今我国处理国际事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经典的力量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史上公认的中国思想之黄金时代,至汉武帝刘彻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建议后,中国的正统思想遂定于一尊并呈日渐僵化趋势,但无论如何,传统文化仍延续传承。直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解放建国后,因为社会制度的彻底颠覆和变革——由世袭皇权专制向民主共和的转变是夏商周以来最深刻的一场革命,用天翻地覆形容毫不为过。正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主要出于革命号召的需要,把传统文化和思想连同专制制度一起丢弃了,新中国建立之初,先是阶级斗争后是经济建设,文化断层也有客观环境的原因,而现在,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丰裕,“富润屋”现象日益常见,“德润身”尚未显山露水,是到了我们补课的时候了。

  补习文化断层主要是了解和获知传统文化及思想的大概内容,如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古典史书等传统经典等,着眼于概貌,定位于了解,可深可浅,可精可粗,可浓可淡。在浏览和掌握概貌的基础上,进一步则可选择和寻求滋养内心的深层营养,并可渐形成自身独立的阅读取向和文化偏爱。如我,经过这些年的阅读选择与取舍,渐渐集中于历史国学宗教等古典人文方向,读书益多,心益安静,身亦舒泰。

  精神空虚是相对物质丰富而言,空虚的另一衍生物是浮躁。现代生活一大特点是快。在速度的指挥下,我们来去匆匆,忙忙碌碌,偶尔停下脚步,却发现身处繁忙、内心迷惘。另一特点是躁,包括急躁和浮躁。因为一切追求速度,人们急功近利,渴望一夜暴富、一夜成名(此两者亦是多数现代人眼中成功的定义),人心浮躁,对身边风景无心细赏,对修养身心更觉费时费力,河清难俟。很多人内心空虚而找不到可充实的内容,于是寻求危险而疯狂的刺激如飙车、赌博、吸毒等,甚至走向犯罪之不归路。究其根源,当是失去了处世正身之标准,而放任了内心性恶之滋长。这世间并不缺少真正的美好,如传统经典,如自然山水,如禅茶一味,其实永远值得我们用时间去琢磨,用一生去品味。修身养性,可以使人由原始之状态进化至文明之境界,使粗糙之石琢为温润之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遍读经典而博采众长,执其两端而择乎中庸,此为我心向往之至高境界。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此中庸非彼中庸,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糊涂”或“平庸”,而是恰到好处、不走极端的中庸,是胸怀高远、海纳百川的包容大度,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平和敦厚,亦是宠辱不惊、拈花微笑的从容淡定。

  人在世间,可视为寄住和过客。苏轼曾借友人之口在《前赤壁赋》里感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之于宇宙,只是须臾一瞬间,但是否因此就可随心所欲、无所归依?心灵欲求可谓信仰,它是人类精神升华到一定高度所自然产生的一种无形却是客观的需求,如果说物欲关注和解决身体的生存发展,信仰则关注生命和人生的终极价值,解决心灵的归属和认同,它是精神之根,是内心深处蕴含和生长的一种力量,它能够让人身处顺境仍然平和淡定,身处逆境仍然坚定乐观。正因精神的力量往往可以超越生死,才有很多人为了信仰从容赴死。有所信仰和敬畏,较之无法无天唯利是图者,应是高贵和幸福的。是的,我认为,信仰属于精神和心灵范畴,有形利益不能成为信仰的对象,只能归类于物欲之目标。信仰也不完全同于思想,准确说基于思想而高于思想,思想如水,清柔灵动,而信仰如山,沉稳安泰。孔子亦言: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似也正对应了信仰和思想的关系,信仰应当是仁厚的,如极端化和绝对化则有害人之虞,思想则是智慧的,川流不息。同时拥有信仰和思想,如依山傍水,致于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当前社会,很多人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法律不是被信仰而是被研究如何规避和操作,诸多在某一领域处于受害和弱势地位的人在另一领域可能就是加害者(如失地农民同时亦可能施过量农药于果蔬,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客观原因当然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人们互相依赖度很高,但民众内心信仰的缺失可能更为深层地揭示种种唯利是图的社会现象。只要现实中不付出相对更多的代价,违法侵害行为似乎不被人们的心灵所谴责和自律。有人或许会辩驳说,我们当然有信仰,你看寺院香火之盛就知道了。是的,我们是有很多善男信女在求神拜佛,可惜细想之下,大多求拜都是出于为已祈福避祸之功利目的,而且希望“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种求拜只是以信仰为名,行功利之实,与真正的相信和敬仰无关。信仰是直指人心的,也必是超脱世俗的,与物质功利无涉,信仰可喻为心灵之居所,精神之庙宇,有信仰者,可以望见那一束生自内心、柔和而坚定的光芒。

  我无意鼓吹任何一种思想和宗教的至高性,也不主张固定某种绝对真理,因绝对往往导致极端,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孔子真是深通此理。如果一定要说出什么原则,个人认为“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可以作为建立和守护信仰的一条路径。人们身处纷繁世界,面临诸多矛盾困惑,以平和、平静、平常之心为人处世治学做事,平衡外在物质需求和内在精神愿望,平衡他人与自我,平衡事业和生活,以适当淡泊的出世之心为积极乐观的入世之事,当是合乎中庸之道,也是身与心的融合为一吧。

  (作者单位:浙江省兰溪市检察院)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