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在中国成为正式的概念并被人们所接受不到10年,事实上,世界范围内对文化产业并没有形成统一概念。在我国,这一概念更多是用来和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相区分,究其根本是因为文化既有商品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决定其可以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使其能够对国家发展进程和民族命运产生深刻影响,科教文卫在很多国家、很长时间也都是以公益性事业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文化的商品属性逐渐被认识和发掘,文化产业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据报道,英国2007年文化产业年产值近600亿英镑,日本文化产业规模超过电子业和汽车业,美国的文化经营总额每年更是高达数千亿美元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就超过航空航天工业成为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
当文化产业在世界发达国家如火如荼发展时,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正式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并于2009年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提出:“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显然,文化产业已被上升到战略高度,需要其在经济结构调整、抵抗金融危机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深刻认识到需要通过体制改革来促进产业发展,必然要用制度创新来为文化产业发展护航。
其实制度与文化之间不无关系,制度创新离不开文化背景,而文化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定制度下的产物。广义的制度是指在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包括约定俗成的道德观念、法律和法规等。从这一角度,二者实为近亲,但内涵与外延必有不同。当文化的商品属性占主导,从而应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时,就像规制其他产业一样,制度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自然也发挥作用。
把文化做成产业,天生是可以成气候、成规模。不同的风俗、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时间沉淀,加上自然力的作用,让文化千姿百态,天生的具有商品差异化的特点,具有自然垄断性特征。而如何让自身的独特性满足并激发更多的消费者需求,成为文化企业甚至文化产业监管者面临的更现实的问题。从产业经济视角去研判,文化产业涉及上下游产业链、文化产品具有差异化特点、文化企业可以规模化经营。低成本、高收益、易创新的特征使得产值高速增长,远超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回报吸引众多的参与者和潜在进入者。从意识形态特征去透析,文化产业精神性和娱乐性并存对思维、情操、道德的影响,使监管者不仅要扮演物质文明和市场经济中的调控者,也要扮演高尚文化和情操的引导者。我国文化企业主要问题是规模小,分散化,没有竞争力。分散的、局部的、小规模的、断裂的以及浅层次的产业现状断难担支柱产业的重任。
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发挥其精神性作用;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挥其战略性产业的作用,毋庸置疑,需要通过制度给予有力保障。
现行的市场机制是人类设置的颇为精密的制度之一。当文化形成产业,并在市场这一制度中生产、流通、消费时,即使二者为近亲亦无法避免受到管制和约束,区别的只是二者的相关性让制度构建更为复杂。纵观传统产业的发展和考察国外文化产业的新兴和繁荣,完善的制度体系无不发挥重要作用。适合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的制度创建涵盖方方面面,土地使用、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体系构建、扶持资金配套、创新成果保护等等。加强文化产业基础制度的建设,无疑是产业做大、做强和健康发展的福音。文化产业既有产业的一般性,又有自身的独特性;我国的文化产业既有国外文化产业的共性,又有中华文化沉淀的独特性,不论是传统的京剧等艺术表演,还是新兴的动漫产业都无法脱离时间和习俗留下的痕迹。因此,照搬原来产业的制度,无法适应;借鉴国外的制度或规则,则同样难以与本土的非正式规则有效融合,结果很可能是既无法实施又难以奏效。
制度创新是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其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是支配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更,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变更。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一方面是通过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解决文化产业规模经营和专业化协助的问题;一方面要强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集团化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在宏观管理体制、微观运行机制、政策法规体系、市场环境、开放格局五个方面进行创新。对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扶持文化产业的财政税收政策;促进文化产品出口政策;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政策等进行系统设置,让文化产业在发展之初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
提起制度创新,对长期以公益性事业存在的文化产业,产权制度亦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产权变革就是要实现所有制结构创新,形成有效地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起实质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创新文化产业产权制度来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也是一条必由之路。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要求,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是产权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
正如上文曾提到的,文化与制度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产业的特征,让文化制度创新也与一般产业相异。这一制度创新首先表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特征,这是文化意识形态特征的具体体现。制度创新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使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从而优化文化本身。其次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关注的是制度对文化发展的现实可能性,而不完全是理想性,实施制度的过程就是实践这一创新的过程。另外,文化制度创新如上文所说的文化特征一样,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它不是个人的行为,不是一时的成果。是群体性力量和时间积淀的产物,是从集体出发,超越个人的一种行为。
文化制度创新的特征无形的让这一行为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与新兴的文化产业结合,自然爆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当意识形态的生产、传播、接受都发生变化的今天,通过制度创新和制度设计把各种资源充分调动起来服务于国家的战略目标,服务于民族复兴无疑是新形势下的最优选择。但用制度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护航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度的把握,在国家文化主权和安全层面上的设计对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