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吃得起10元一斤的“营养大米”?

2010年04月28日 10:22   来源:光明网   徐林林

  中国粮油学会营养分会、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等单位主办的“营养强化大米”上市仪式,4月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据介绍,分为高中低三档的“营养强化大米”,将逐步替代当前营养不足的普通大米的主导地位。(4月27日广州日报:《业界力推"优质高档"大米 每斤定价最高10元》)

  何谓“营养强化大米”?是指添加了某些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大米。这些物质主要有维生素B1、B2,铁、烟酸等,而且在淘洗中不容易流失。(见百度:2009-3-23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加强对营养强化大米的认识》)

  8年前,“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一些营养缺乏病普遍存在;农村地区的营养不良广泛存在,食源性慢性非传染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相关专家认为,发展营养强化食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现在的问题是,高档“营养强化大米”8-10元/斤,中档的5-6元/斤,低档的4-5元/斤,而普通大米的价格为1.5-2元/斤。二者价格差距如此之大,谁吃得起呢?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恐怕只会望“米”生畏。他们干的都是体力活,即使每天中晚两餐只吃一斤低档“营养强化大米”,每月付出的主食成本就得翻三番,那不“吃”得人家心里一阵阵绞痛么?如果,米粉米线也跟着“营养”起来,那早餐的花费又该是原来的几倍呢?

  收入尚可城市白领?估计不少人无此口福。这些人,按说至少得吃中档“营养强化大米”才像个样儿。然而,即便一家三口每天只吃两斤,一个月下来,光吃饭一项就得多掏好几百元。对其中的“房奴”、“车奴”而言,这笔钱肯定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至于,10元一斤的高档大米,敢于问津的为数相当有限。只有那些有钱人和“工资是基本上不用的”为官之人,才有经济实力张开嘴巴“营养”一把。

  所以我以为,眼下,相关部门不必忙着力推“营养强化大米”,先不妨回答这么几个问题:

  一是,若“营养强化大米”甫一上市,在价格上便有“与国际接轨”之嫌,这符不符合中国国情?在这种大米尚未被市场普遍认可的前提下,政府和“二政府”部门,给它定价的依据是什么?

  二是,生产“营养强化大米”的国家标准都有哪些?大米的营养是否达标,由哪几个职能部门负责把关?若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问责机制尚未健全,谁能保证不会出现“营养大米”不营养现象?对此,公众应该有知情权吧?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若不事先不“强化”相关制度,再好的东西也可能变味。民以食为天,开不得半点玩笑!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