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媒体言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太监工程”是一个被阉割的民生标本

2010年04月09日 13:33   来源:千龙网   张永琪
    广东茂名境内的省道281线(又称七那公路),因其“烂”被称为天下“第一烂道”。这条1995年就签订了改造合同的道路,13年中多次立项变更,又多次被批示“务必动工”,仅领导风光剪彩就有3次,但只听雷声响,不见雨点落,沿线群众不无嘲讽地称之为“太监工程”。(4月8日《南方农村报》-广东茂名省道改造立项13年领导剪彩3次未动工)

    全长72公里的天下“第一烂道”,地位可不一般,它是茂名地区通向沿海的唯一道路,当地水果、蔬菜等主要农产品靠此运输,沿途9个镇80多万群众靠此出行。但自1970年修建后,一直未能重新改造,早已破烂不堪,行车颠颠簸簸,晴天要花两个多小时,雨天得花三小时,民众要求改造的呼声非常强烈。

    这条重要省道,13年中也有一些变化,比如工程主管部门因区划调整有过变更,工程性质经历了从“非经营项目”到“经营项目”、从二级公路到一级公路的诸多变化。但唯一不变的则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承建公司--七那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没有变化。这家“要资金没资金、要实力看不出实力”的建设公司,还存在问题资质,甚至连办公地址都寻找不到,但工程主管部门偏是非其莫属,将其视为摸不得、碰不得、离不开的宝贝疙瘩,很有些“死了张屠夫,得吃混毛猪”的味道。难怪人大代表质问,为什么还要与其保留合同?承建公司不作为,为何还要让其占着占着茅厕不拉屎?

    人大代表的质问应是问到了要害。工程主管部门面对建设公司如此明显的合同违约,一直采取暧昧态度,就是不肯另择承建公司,这就很难不让人怀疑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些难以割舍的利益关系,甚至是腐败结盟。当然事情还不止这些,当地政府对不作为的工程主管部门也是一意放纵,只是满足于风光地一次又一次为开动剪彩,剪过彩就就不再过问,更不要说对其有过问责处罚。假如责成工程主管部门按照市场法则办事,通过招标重新选择承建商。假如确定明确工期,并立下军令状,奖罚分明,限期完工,一项工程何至于一拖就是13年,至今还没有影子?

    天下“第一烂道”称上是个漠视民生,阉割民生的标本,13年的拖延与折腾,对民生需求一再罔顾,这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严重失职,是对民心渴望与公众利益的漠视,对于如此漠视民意的行为如不彻底进行调查,并促成工程立即上马,人民政府将愧对于民众,也无颜交上执政为民的答卷。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