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问政 会走博息

2010年04月09日 07: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今年两会已过去将近一个月了。在热点早已趋于平静之时,再回过头来观察两会期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话题,似乎别有一番体会。其中一个热点,就是微博问政。

  许多代表委员都在微博上“开户”,说要取智于民;大批网友加入代表委员的微博粉丝团,说要反映民意;媒体也不甘示弱,高调开设微博专栏,发动读者通过微博与代表委员互动。用一句很俗的比喻,微博问政是今年两会最亮丽的风景线之一。

  然而,现在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我登录了十几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新浪网开设的微博,结果如下:有的在两会结束后就不再更新;有的在两会结束后就开始记录生活流水账,跟公共问题根本就不沾边;更有的,没到两会就成了“死博”了。可能是登录的微博数量有限,我至今还没有看到两会结束后,还有代表委员通过微博解释和宣传自己的议案或提案,也很少看到他们通过微博讨论公共问题。媒体那边呢?两会一走,微博专栏留下的不多,“微博问政”的字眼也很难看到了。

  这样的情形让人心寒。联想到博客问政的类似遭遇,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技术对于推进民主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的问题。

  实际上,在传播技术对民主政治的推动方面,人们很早就有过于乐观的看法。现代形态的报纸刚刚诞生后,一些人就喊出了“印刷即民主”的口号。他们认为,民众可以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充分而公开表达意见,报纸又能广泛传播,对公共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因此会更加民主。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简单,尤其是二战期间,德国报纸被法西斯改装成了其独裁的工具。

  网络普及以后,一些人认为,公众在网上发表意见将更加自由,对民主的推动力作用将更大。于是,“网络问政”、“网络反腐”等词语频繁见诸媒体,一些政府部门开始推广网络发言人,还有的专门作出规定,必须限时回答网民的意见。一时间,好像所有的民意都跑到网上去了,所有的问题一到网上反映就能得到解决了。微博问政,只不过是这股技术崇拜下的产物之一而已。

  正像报纸的普及并不意味着民主,网络亦然。传播技术的进步,当然对于推动民主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通过微博问政在两会之后的冷清,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民主,一个关键的因素是要看它的使用者,尤其是那些掌握权力的使用者。这些使用者可能会通过各种途径限制先进技术的发挥,比如某牛人就说要“占领天涯”;也可能会通过转移网民注意力、敷衍等手段来影响舆论,为自己公关。

  当下反映民意、推动民主方面,网络发挥的作用越大,在某种程度上越能说明我们在民意的收集和反馈等环节存在严重的问题。我国目前已经拥有了非常发达的交流工具和渠道,比如上访制度、举报制度、政府热线、传统媒体等。这些其实已经足够反映民意了,但为什么唯独网络问政、网络反腐这么火?因为许多民意都只能躲在匿名背后来反映,其他途径尽管存在却常常堵塞或公众不敢借助这些途径。这显然是不正常的。躲在匿名背后的民意,很多确实是真实的,但以这种方式维系的民意反馈渠道,同时也比较脆弱。

  这说明,一项技术真正实实在在地推动民主,还要有一个好的社会条件。比如说公民对人大代表的选举权能尽可能地落实从而让人大代表切实感受到来自公众的压力,比如说公民举报之后会受到尽可能严格的保护,比如说政府部门不会因为某些事关公众利益的事情没有被“炒大”而视而不见,等等。如果没有这个环境,这项技术的作用可能会被大打折扣,甚至只是时尚的花瓶。一些代表委员的微博,不就是这样的花瓶吗?

  无论是网络问政还是网络反腐,目前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网友大量的转载和评论,外加媒体的报道,将某一事件打造成影响力很大的公共事件,引起舆论的高度关注。但当下网络民主、网络反腐的偶然性还很大,数量更大的公众意见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反馈,不管这种民意来自网络还是其他途径。如何让政府实实在在地重视民意,如何让民意真正有力量影响政府决策,如何创造一个现实的而非虚拟的民主环境,这是比技术更重要的方面。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