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停止招生7年后,广州市执信中学和第六中学两所老牌名校将要重办初中,并于今年恢复招生。据称两校初中将是公办性质,学生名额分配也参照老办法,主要是以电脑派位的方式来分配名额。(《羊城晚报》4月7日)
源于原国家教委要在全国建设千所示范性高中这一随意性大、科学性差、缺乏连续性的提法,广州市曾一度掀起一场名校停办初中的运动,一夜之间几乎所有顶级名校的初中均被“就地处决”,将优质初中这个阵地拱手让给了那些套用名校校名的“民办”(公助民办)学校。从此,优质初中就成了一些所谓“民办”初中的专利,每年招生期间,所谓的“民办”初中成了香饽饽,引起人们近乎疯狂的追逐,去年全市12万小学毕业生竟然有4万之众参加了十多所民办初中的招生考试;相比之下,公办初中则俨然沦为“二流子”,其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有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这回有关部门让名校公办初中重出江湖,这对重振公办初中的军威,扩大优质初中资源,让公办学校重新成为引领初中办学的风向标,改变多年来所谓的“民办”初中不规范的招生考试和课程实施的现状,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但是,名校公办初中面前的路子并不平坦,一时半会儿尚难以扭转所谓的“民办”初中坐大的格局。首先它要面对初高中校区分立而治的问题。由于广州市名校都戴着示范性高中的帽子,按其要求同一校区内不允许初高中并存,因此,上述两所名校的初中只能另外择地而建,这就造成了名校初中在教育理念、文化传统和地缘人脉等方面难以与其母体接轨,名校的内涵不能很好传承,名校初中恐怕只有名校的校名,难有名校的灵魂。
其次是师资队伍问题。说一千道一万,名校的名气源自于名校里头的名师,可是停办了七年的初中,当年初中的优质教师资源已不复存在,今天重新组队,要想教师团队拥有一批心领神会名校核心价值取向的名师群体,谈何容易?所以重办后的名校初中,恐怕只有一群“名校的教师”,要产生独领风骚的“名校的名师”,尚需假以时日。
最后一点最为重要的就是生源问题。所谓的“民办”初中违反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通过考试招录学生的法规,将大部分优质生源招揽到旗下,图的是这批学生基本上可以“不教而学”;而公办初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只能靠电脑派位把各种水平的学生聚在一起,其中不少学生是“教而不学”。前者是“摘果”,可以不劳而获,而后者则是“栽花”,常常是劳而无获,双方的竞争完全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其胜负将是毫无悬念。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