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晨报》称:“84万余元,这是大学生李雷(化名)4年的消费。李雷妈妈直言:“我家就这一个小子,只要别给我招灾惹祸就行,趁我跟他爸现在能挣点儿,花点儿钱也没啥,就当让他出去见识见识世面了”。当对于生在贫困家庭或依靠兼职来为自己的未来拼搏的学生而言,惊讶也许是他们唯一的反应,可是,李雷却觉得“这很正常”。统计中,交女友花费是李雷最大的一块支出。“这一项算是我花的‘大头儿’。”李雷介绍,大学期间,一共交往3位女朋友,不管与其中哪一位相处,他都“不差钱”。李雷说,他找的女友都可称为美女。
教育部发布消息称,截至去年7月1日统计,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前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去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大学里有自由、有爱情、高就业率、有可供施展才华的平台。然而,一切的美好都与事实难以相副,就业率造假已经成为不公开的秘密。过度的自由让大学生难以形成核心的、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思想的混乱是当今大学最显著的特点。活动的形式化、单一化、利益化成为了潜移默化扭曲学生思想的精神鸦片。滥情与拜金成为了社会对大学生不齿的焦点。本应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时代,糜烂颓废成为主流,在对未来迷茫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沉思,大学给了我们什么?是武装还是腐蚀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未涉足社会的大学生,心里的成熟度与年龄是有落差的。单纯、激进、不求甚还未从身体完全蜕落,其思想还在铸造阶段,就像黎明前的天空,能够走出黑暗的少之又少,更常见的是人云亦云,攀比、虚荣使得众多学生失去自我,迷失方向。再最不该享受的阶段过度的预支自己的青春和父母的金钱。审美的角度,思考的深度,以及对社会问题的认识程度更像是考验大学生能否真正合格毕业的论文答辩试题。
就当前的形式而言,大学生可谓俯拾即是,曾让人憧憬的“象牙塔”也在社会发展中失去了令人骄傲的光环,“大学”这个名词已经不能带给大学生什么,大学生的尴尬境地成为了社会上的笑谈,大学是每一位学生投资的阶段,它不像是天平的两端,投入多少就会获得的就多少,像金钱这样的显性成本不能说明什么,衡量未来前途的更多的来自大学期间所付出的努力和奋斗的汗水。见世面不一定摒弃社会实践非要旅游,谈感情也并非非要金钱去跨越“天堑”。形成自己独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是爱情观,才是王者之道。
大学,学生要的应是正确的思想。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