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的政协大会发言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梁季阳揭示房价高居不下地方政府责任不可推卸,短短发言曾赢得掌声5次。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主席朱振中在政协大会上痛斥官员搞形式唱高调耍花架子等不正之风,8分钟发言响起9次掌声,发言结束,掌声持续25秒。(3月11日《广州日报》)
8分钟,9次掌声。掌声代表民意,掌声说明朱振中说了真话,引起了共鸣。因而,朱振中从会场出来后,立刻成了记者们追逐的“明星”。与此相印证的还有一个新闻,央视名主播张泉灵认为,本次两会的一个亮点就是“敢说”,不少代表委员“敢说”真话、实话,切中时弊。
毎当读到这些“炮轰”、“痛斥”一类的报道,笔者顿感快意在胸,条件反射般为代表委员的凛然正气击掌叫好!
但时间一长,类似的“痛斥”新闻读多了,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原因是不管你如何睁大眼睛,很难读到与“痛斥”相关的跟进新闻。由于听不到“下回分解”,没有“悬念”,也就对代表委员的“怒从心生”、“拍案而起”、“严厉痛斥”等举动见怪不惊了。
窃以为,代表委员们不是愤青,不能觉得自己说几句真话、爽话、痛快话,赢得满堂喝彩后,参政议政的任务就光荣而圆满地完成了,而是要让自己的“痛斥”引起决策层的关注,出台一些“痛改”举措,“痛究”相关责任人,进而优化工作作风。这样的“痛斥”才有杀伤力,才更值得民众鼓掌。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