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愿景已定改革图线路尚需明晰

2010年03月02日 08:42   来源:武汉晚报   

  期待已久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征求意见中。

  此稿来之不易,历时一年半、前后两次公开征求意见、举行上百次座谈会编制而成,描绘了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愿景。我们注意到,此前广泛议论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教育公平、倡导教育家办学等概念出现在了《纲要》中。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每一条,都涉及诸多既得利益的调整。作为教育业内人士,笔者深知实现这些理念的艰难。取消行政级别,将影响上百副部长级校长、上万局级校领导、几十万的处级、科级干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无疑要求学术权和行政权分离;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将打破传统高考的格局。是故,才有教改《纲要》本计划于去年8月公布,却延迟到今年2月底。也才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挂帅,先后两次发文,并在《纲要》出台之前,进一步召开五次座谈会深入听取意见。

  而正是如此,我更关心的是如何实现上述改革和发展目标。而综观《纲要》文本,对于使用什么手段、什么措施、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些目标,却不甚明了。——我们能看到对岸的目标,但通往对岸的桥,却没铺好,甚至连施工图纸还没有。这或是下一步修改、完善教改《纲要》,以及出台《纲要》实施细则应该考虑的问题。

  比如,关于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管评办分离,谁来推进?是国家科教领导小组,还是教育行政部门,抑或是学校?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再者,不推进又如何?如果中央不向地方放权,政府不向学校放权,谁来制约、问责中央部门和政府机构呢?这同样关系着改革能否成功。

  当然,从改革的复杂性而言,不宜确定改革的具体模式的,各地可创造性地进行改革探索。但是,这不意味着对于某些涉及关键利益调整的改革,也进行模棱两可的处理,必须有明确的步骤、明确的时间节点。否则,改革会遭遇现实的阻力,最终有可能到2020年,还在逐步,还在探索。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