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朝令”岂能“夕改”

2010年02月22日 13:10   来源:中国网   刘纯银
    今年1月1日,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恭城瑶族自治县考录公务员奖励暂行办法》(下简称《办法》),对考上公务员的恭城籍青年进行奖励。由于奖励办法出台后引发争议,恭城县委、县政府进行了专题研究后,于2月12日下文撤销了《办法》。(2月21日《南国早报》)

    据介绍,恭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个“老、边、山、穷”少数民族县。近些年来,不少瑶乡青年满足于小进辄止、小富则安的现状,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是勇于外出务工,而是回到恭城等待就业。为了鼓励当地青年向上、向外发展,激发广大青年干事创业的热情,推动恭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恭城县委、县政府在未经充分论证的情况下,仓促地出台了上述奖励办法。

    可能让恭城县委、县政府没有想到的,初衷在于激励瑶族人才外出创业的《办法》出台后,迅速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质疑该奖励办法的政策依据、奖金来源和奖励初衷等。更有网友指责:重奖公务员无异于增设“驻京办”;考上公务员有奖就是变相行贿;奖励考公务员是变相的权力投资;只有权力双重失范下才会有“公考有奖”的馊主意。

    直言不讳地说,近些年像这样的地方政策文件“朝令夕改”的现象时有报道,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尴尬局面,表现上是地方党委政府出台前相关政策时未经充分论证,实质是有些官员只相信自己,不相信群众。总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最正确,群众看问题层次低不全面,专家挑刺有碍机关权威,甚至把听取群众和专家意见的过程当作累赘,能避则避,或装模作样,走走过场。

    值得庆幸的是,事隔不到两个月,至今为止尚未真正实施,尚无一人获奖的《恭城瑶族自治县考录公务员奖励暂行办法》便寿终正寝。笔者认为:党和政府的“朝令”如此“夕改”不禁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恭城县委、县政府对社会反响非常重视,虚心听取群众呼声,果断叫停问题文件。忧的是担心此事会给地方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和执政能力产生副作用。

    要明白:作为一级地方党委、政府,任何政策、文件的出台都应该谨慎,因为这不仅会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将进一步涉及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形象。如果政策、文件朝令夕改,说明其在决策上随意性太大,甚至出尔反尔,其结果不仅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背离了管理目标,而且会损害行政效率,影响党和政府的权威和形象。

    中央在问政于民方面为各地作出了表率。期待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能借鉴这一优良传统,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且应成为制订红头文件的必要程序。惟有如此,才能有效提高规章制度的合理性,维护党和政府权威,进而消除朝令夕改现象。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