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解读一座“倔强”的工人文化宫

2009年12月31日 06:54   来源:工人日报   罗 娟
    在部分地区,原来作为文化娱乐主阵地的工人文化宫,有的被拆迁、被出租,或荒废……人们为曾经让人流连忘返的职工精神乐园的衰落扼腕叹息。记者在近日采访中却发现了一粒“倔强的种子”——北京市海淀区工人文化宫,54年来历经困境,两度拆迁,停建7年,依然坚持依托各级工会,服务广大职工,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重新成为北京海淀的小文化圈。(见12月15日《工人日报》)

    可以说,海淀区工人文化宫的发展为处于改革阵痛期的工人文化宫“涅槃”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范例。工人文化宫在姓“工”又姓“文”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并非毫无出路,坚持公益性和服务性原则的同时,也能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工人文化宫曾经拥有自己辉煌的历史,“吹拉弹唱,打球照相”,“工人的学校和乐园”曾几乎包揽了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职工群众在这里娱乐玩耍,在这里培训“充电”。但随着文化市场的兴起、社会上各种娱乐场所激增,对文化宫的生存形成了冲击。一部分文化宫遭遇了活动阵地流失、服务对象流失的尴尬与无奈,陷入萎缩、经营困难、难以为继的局面。有的工人文化宫改为舞厅、歌厅、台球厅……普通职工失去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娱乐阵地。

    资金不足、体制不顺的工人文化宫,似乎很难再坚持本应有的公益性和服务性。而人们忽略了工人文化宫所具有的其他文化娱乐场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即社会上高档娱乐场所不是大多数普通劳动者以及进城务工人员消费得起的。只有依托各级工会组织的工人文化宫,才能满足全体职工对基本文化需求的多元化需求。

    海淀工人文化宫依托各级工会继续服务职工,效果显著。其特色职工文化品牌“海燕合唱团”的团员全部是各级工会的会员,多年来风雨无阻地自愿坚持排练;“海宫”重建之后地理位置并不优越,然而,各基层工会却将一笔笔的电影团购订单送了过来;上级工会除了资金的鼓励,还要求各单位把文娱活动放到“海宫”来办。可以说,是在各级工会的托举下,“海宫”才能在市场竞争包围下突出重围。

    坚持依托工会、服务职工,这是工人文化宫无论怎么改革也不能动摇的方向。

    同样,在其他地区,部分工人文化宫也正是依托职工和工会这一资源优势,不仅打造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运行与服务职工的新模式,而且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成规模的职工文化品牌。比如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和她的“工人剧作家群”就是一例,“在中国当代话剧发展史上,上海的工人剧作家已经成为一支令人瞩目的队伍”。

    “传统的文化功能没丧失,公益性服务没放弃,市场化的运作也稳步进行”——有人说,这是工人文化宫理想的发展愿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不仅会使文化宫重新回归主流文化阵地,而且将会使工人文化宫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凤凰涅槃”。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