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暂住变居住不只是称谓上的变化

2009年12月28日 14:53   来源:荆楚网   王艳春

  在大连已经居住了20多年的李延安25日拿到了一张身份证大小的《大连市居住证》。同李延安一样,当天,大连有200位流动人口拿到了首批居住证。自此,大连正式实行居住证制度。据了解,1984年就启用暂住证的深圳市自2008年8月1日起实行《深圳市居住证暂行办法》。太原市也于今年8月取消暂住证,统一实行居住证制度。北京市也宣布将于明年实行居住证。(12月25日新华网)

  “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撕开后展开旅程,投入另外一个陌生,这样飘荡多少年,这样孤独多少年……”姜育恒这首《驿动的心》,不知唱出了多少异乡游子的心声。于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北漂族”、“沪漂族”、“蚁族”……,于每一个离开家乡只身前往陌生、孤独的城市打拼的人而言,最奢侈的莫过于归属感。

  近几年来,各地纷纷推出居住证制度,相较“暂住证”而言,不仅字面上更加亲切,而且还能让“漂泊一族”们相关权益得到保障,比如子女上学、社会保险、购车买房等。这不能不说是巨大的进步,至少为进一步深化户籍改革、打破城乡壁垒铺设了条件。不过,在为这种大的趋势感到高兴地同时,也不得不正视一些“严峻”的现实。

  不少地方,尤其是大城市,往往将居住制度和人才引进挂钩,对申请居住证设定了较高门槛。比如,上海和长沙的《居住证规定》都有这样的条款:“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者特殊才能的国内外人员,以不改变其户籍或者国籍的形式来本市工作或者创业的,可以依据本规定申领《居住证》。”这就意味着,一些学历不高、职称不高或者专业技能不突出的“外来人口”被有意无意地排除在了一些优良待遇,如子女在本地参加高考、买房贷款优惠等之外。可,现在所说的流动人口中,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工群体,数量近2亿,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大多并不具备高学历、高技能。那么,过高的“门槛”对他们是不是一种变相的权益歧视,或者说如果居住证制度过于向“有才有财”人群倾斜,能否达到其本来目的。

  怎么在少量的高素质“外来人才”和数量巨大的“外来一般劳动力”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正是流动人口管理的症结所在。但从常理出发,一个教授和一位普通的打工者,前者当然更易在城市立足,城市也更加乐意接待前者,但是也许当地只有几百名教授,却会有数十万上百万农民工,能说前者权益比后者更应优先保障吗?政府要做的应该是使利益蛋糕公平分配,市场自会使“优”胜“劣”汰,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居住证从局限于人才引进推广到所有流动人口的原因所在。

  李延安说,过去孩子上小学、初中分别要交两三千元的借读费,现在凭借这张居住证就可以免交了。另外,还可以享有就业及培训服务、在当地考取驾照和办理车辆登记等待遇。希望,越来越多的“驿动一族”都能像李延安一样能享受到“暂住”变“居住”后带来的一系列切实“好处”,使他们的心不再漂泊。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