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德“要接班不要接官”说开去

2009年12月11日 10:15   来源:中国网   倪洋军
    近日读到《中国经济周刊》上一篇朱德外孙回忆爷爷嘱咐的文章中讲,“爷爷经常说:‘我不要孝子贤孙,要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你们要接班不要接官。”朱德直到临终前,还谆谆嘱咐女儿一家“要做无产阶级”。

    为人父母,谁不愿、谁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得更好一些?但是,对于很多家风严谨、治国治家有方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对子孙后代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从不允许自己的子女后人“沾”公家的光或讲特殊、徇私情,而必须要做一名普通人、平凡人,做红色传统、作风、精神的继承者。这一点,无论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后人的所作所为、所回忆的文章中,都能够得到印证。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总会存在新老更替。而对于那些官家子弟、干部后代,到底应该从父辈、长辈、前辈那儿“接班”,还是“接官”,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选择的问题,更是影响和制约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生死攸关的大事。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为我们做出了回答:“不要孝子贤孙,要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你们要接班不要接官。”朱德所要求的“接班”,就是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事。而“接官”,只想着自己的名誉、地位,这样的人早晚是要被人民打倒的。当然,“要接班不要接官”,现在无论是百姓家庭还是干部家庭,都不会经常被说到、能听到。但是,这样的话,还很有必要说到、听到、做到,也更有必要发扬和光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朱德戎马一生,没有给自己和后人留下什么贵重的遗产,但却始终要求女儿孙辈到人民中去,到群众中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老人家最经典的话就是“你们在人民之中是最安全的”,他把对女儿孙辈的私爱都化作了对祖国人民的挚爱。朱德要求他的孙辈们“干工作不要挑挑拣拣,干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干哪一行就要把哪一行干好”。孙女刘康分到工厂,朱德高兴得不得了:“当工人好。就是要当工人、农民。人类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财富才有饭吃。不要想当官,要当普通劳动者。”朱德非常支持孙子刘建到农村插队的选择,他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7亿人口中,6亿是农民,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民,就不懂得革命。”但艰苦的生活条件,使他产生了动摇。于是,刘建就给家里写信,希望调回北京。朱德并没有因孙子“受苦”心疼,而是回信说:“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想打退堂鼓,正说明你非常需要艰苦生活的磨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我不要孝子贤孙,我要的是革命接班人!”……

    反观时下,像朱德这样说、这样做的官员已经很少见了,相反,倒是常见“老子当官,子孙接班”、“一人得道,仙及鸡犬”的,一些人甚至“王子驸马”、“近亲远戚”中没有不当官的。“朝中有人好做官”,也成了一些人信奉的官场“潜规则”。更有一些领导干部,将单位变成了自家,随意安插自己的家人、后人、亲人,将国天下异化成了家天下。而那些背靠大树乘凉、靠权势撑腰的“将门之后”、“家族之官”们,通常不想吃苦,当然也吃不了苦;工作能力、本领没有多少,但是官僚作风、官家之气倒很多很盛。而且那些“接官”而没有“接班”者,没有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又何谈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事”?这样,不但老百姓不买他们的帐不说,而且还让他们的老子颜面丢尽!

    社会主义事业,当然需要培养接班人。但是,实践一再证明,接班不是接官,也绝不能“接官”。尤其是对于官员而言,更不允许子孙后代“接官”、“传位”,搞权力延伸。因为我们共产党人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不是搞家天下的。老子当官,子孙接班,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事”“接”下来,会使党的优良作风、传统、思想得到传承;反之,老子当官,子孙接官,俨然就把自己变成了封建帝王,这也是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违背的,与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相违背的,更是与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相违背的。很显然,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要接班不要接官”是一声忠告,更是一面镜子,值得各级党员干部对照。要知道:“只想着自己的名誉、地位,这样的人,早晚要被人民打倒!”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