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海地铁1号线上,出现了为争座互殴事件。据目击者称,车门刚打开,两位妇女一进入车厢就扑向同一个座位,粉衬衫大婶先一步坐上,另一位年轻妇女坐到大婶身上想挤走,大婶暴怒扭打。有乘客给两人让出一排座,两人打完居然挨着坐在一起继续互骂。(9月2日《新民网》)
近一段时间,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一个座位引发的血案比较多,不是对不让座的人出口成“脏”,就是桑耳光,现在又有了互殴。实事求是的说,抢座互殴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大新闻,媒体就曾经报道过两位六旬老人在公交车上抢座互殴,去年7月31日北京地铁1号线上的多名乘客为了抢座是相互群殴,而在今年上半年山东师范大学的学生为了抢占自习室的座位则是大打群架。换言之,抢座互殴虽然不能说是一种社会普遍现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已经不是个例。
从表面上看,不管是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抢座引发的互殴、群殴,还是在大学自习室等公共场所抢座、占座引发的冲突,直接原因确实在于个人,是个人素质低下带来的结果,是个人不文明的表现。但是,从深层次角度说,抢座互殴,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病,反映的是社会问题,而不只是个人问题。
一方面抢座、占座互殴,折射了当下社会人的浮躁、焦躁和无法接受吃亏的心理和心态。在很多人看来,可以属于自己、也可以不属于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和不择手段的夺取和拥有,不能轻易让于他人,让出可以属于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就是傻、就是吃亏,所谓面对少有的座位资源,就通过拳头或语言暴力去争抢,特别是对于习惯抢座、占座的大学毕业生。
另一方面抢座、占座互殴实际上是社会公共资源短缺的结果,折射了我国公共资源的供应短板。不管是大学自习室里的抢座、占座,还是公交车、地铁上的抢座,发生的直接原因都在于座位资源的不足,僧多粥少,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只能依靠竞争模式获取资源。但是,社会和资源的供应方在目前又没有提供一套科学、系统、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至少在分配模式上存在很大漏洞,缺乏有效监管。由此导致一些社会人为了占有资源,不让自己吃亏,不是采取文明社会潜意识中约定俗成的分配办法,按照前来后到顺序分配,而是采取了丛林法则,依靠拳头解决,特别是在前来后到顺序分配时,一个座位就引发了一起又一起的血案。
笔者认为,要想座位引发的血案不再发生,固然要通过社会的宣传和道德呼吁,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公共道德水准,培养公众的谦让性格。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要增加社会公共资源的供应,缓解公共资源短缺的局面。同时,社会要提供一套公共资源分配和供应机制,让所有人在明规则下分配资源,而不是依靠暴力解决。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