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佛山、惠州、中山分别公布了上半年财政收入,其中非税收入的增幅最低也超过50%,各自占比也都超过了广东全省水平。据悉,佛山非税收入增幅创历年之最,惠州非税收入暴增93%,中山非税收入增长74.6%。(8月30日《南方都市报》)
按理说,在经济减速背景下,包括税收在内的财政收入应该也随着减速,但在一些地方非税收入竟然是个例外。所谓“非税收入”,是指税收以外的财政收入,包括四大类:其一是政府依据国有资源、资产或资金的所有权取得的财产性收入;其二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收费;其三是罚没收入;其四是杂项收入。不知佛山、惠州等地的非税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应详细公开非税收入来源才好。
税收一般来说比较规范,而非税收入相对不太规范。这些年国家、各省不断在清理乱收费、减免收费,而非税收入不仅不见减少,而且还在大幅增长,那么,究竟是在减负还是在加负?
众所周知,结构性减税是这一轮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税收下降,就有结构性减税的功劳,但是,非税收入的大幅增长,不仅抵消了减税效果,甚至还有可能加剧企业负担,因为非税收入缺少规范,社会也不便监督。而且,有的地方有非税收入管理办法,有的地方却没有,更加无序,让人忧虑。
面对非税收入的大幅增长,一些地方政府在欣喜之余也应做到:首先,应明确非税收入增长的“度”,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规定的“度”;其次,通过“费改税”改革,减少非税收入项目和比重;三是,在经济减速的情况下,应淡化对官员财政收入的考核。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