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匪周克华已于2012年8月14日晨被重庆警方击毙,可是质疑周克华没死的帖子在网上甚嚣尘上。由于警方迟迟没有公布周克华死后的正面照片,不少网友给出了种种所谓的证据,表示当时的死者不是周克华。昨日,长沙警方郑重辟谣说,赴重庆的专案组成员已经全部返回长沙,并没有出现民警在重庆被误杀这样的事件。昨日下午,这位网上流传被“误杀”的民警现身,对于“误杀”说法他哭笑不得。(8月20日《长沙晚报》)
在网络生态中,网民往往会对涉官涉警事件予以情绪化表达。击毙周克华本是大快人心之举,但由于此前官方发布信息口径紊乱,舆论关口把控不严且引导舆情手法呆板,公众疑窦丛生。重庆警方民警周缙和王晓渝击毙周克华后,首次接受采访时所穿警服佩戴的警号跟后面接受采访时并不一致,到底是击毙还是自杀说法不一,媒体关于击毙现场的报道口径误差等一系列“乌龙”手法,不断让网友发现“亮点”,周克华由此在网络谣言中迅速“复活”并引发网友围观,给重庆警方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直至舆论漩涡中被“误杀”的长沙民警现身辟谣,重庆警方才部分掌握舆情话语权,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细节决定专业,专业减少失误。网络上信息芜杂,乍看之下真假难辨,在谣言肆意传播的同时,重庆警方回应显得业余。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官方微博“平安沙坪坝”此前回应称,击毙的周克华DNA和指纹都已经比对准确无误,“现还质疑周克华未被击毙有些滑稽和可笑。”民众对真相刨根问底永不可笑,政府职能部门理应谦卑应对,对这样一个在逃重犯的结局,给公众一个职业化的交代很有必要。比如,罪犯所持枪支与弹痕的同一认定、DNA图谱对比报告、收缴的赃物和遗物、有关监视视频等相关证据。惟有专业的回应才能平息沸沸舆情,只有当着公众的面及时挤出舆情事件中的“水分”,才能重建部门公信力。
悍匪“复活”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娱乐的题材,周克华心狠手辣,纵横多省疯狂作案,枪下冤魂令人悲恸,网络谣言对受害者家属的二次伤害不言而喻。本案舆情应对过程一波三折,先视而不见,后草率回应,尤其是评价公众质疑“滑稽和可笑”更是导致舆情进一步蔓延。重庆警方除了简单地回应称“已击毙”、“这是谣言”等说辞外别无其他,警方缺乏事实、技术和细节支撑的单方面表态辟谣不仅苍白无力,而且显出涉事舆情方手足无措,显然难塞悠悠众口。
“悍匪复活”的个案表明,网络谣言对社会整体舆论的形成和改变带来频繁的冲击,针对网络谣言愈演愈烈的现象,有必要加强对舆情的引导与管理。而涉事舆情方也应树立网络舆情意识,提升网络媒介素养,时刻绷紧“舆情”这根弦,对具体事件溯源,找出事件传播的源头、首要传播媒介、初始信息的细节等,当着公众的面剔除舆情中的“水分”,以便精细梳理舆情燃点,实时把握舆情动态。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