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去年年底,全国的卫生技术人员一共620.3万人,其中,各级医院占了370.6万人,社区卫生站和乡镇卫生院合计却不足200万人。目前,农村医生缺口53万,但每年却有50万医学毕业生转行。(8月13日《中国青年报》)
2010年全国两会,宁夏医科大学副校长戴秀英就表示:“目前全国农村乡镇卫生院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只占1.4%,中专生53%,34.6%为高中以下水平。村卫生室的近百万名基层村医均处于个体开业状态。农村医疗人才严重缺乏,医疗水平低下,农民看病难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为解决上述问题,教育部与卫生部日前联合启动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以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等方式,选拔来自农村基层的学生,到医学院校接受免费的全科医学方向的本科教育,毕业后回到家乡,进入乡镇卫生院服务,争取让中西部每个乡镇卫生院都能增配一名医学本科生。
“卓越计划”对解决基层医疗人才缺乏将会起到一定作用,但不会解决全部问题。当前,在医疗资源分配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走向,一方面是大医院的进入门槛很高;另一方面却是基层严重缺乏人才,以至于医学毕业生宁可转行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其中的原因值得探析。
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关键在于基层的待遇过低,岗位缺乏吸引力,要承担医疗、救助、保健和预防等综合性工作,不但工作责任大、压力重,而且要承担医疗纠纷等带来的风险。此外,个人成长的空间逼仄,投入产出比极不配套,也成了限制医学结业生向基层流动的重要原因。从免费师范生解决基层教师不足来看,同样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是真正优秀的人才通过各种渠道出走,造成了人才的流失;二是由于没有淘汰机制,很多免费生的素质堪忧。
一方面,人往高处走,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规律,靠协议或强制措施,固然能够留住人,但未必能够留住心;另一方面,即便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让人留下来,但过了这个时间点,若没有一定的价值认同感,人才也最终会流失。因而,在培训机制之外,还应有更多的政策善意,才能真正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人才乏力的状况。
基层既要留住现有医疗卫生人员,又要吸引新的血液,政策层面必须考虑到基层医生的公益属性,体现更大的善意。一方面,应当不断提高医生的上升空间,不妨借助于教师评职定级的做法,让基层医生也有获取主治医师或教授一级的资格;另一方面,应当大幅度提高福利补助或者工作费用,尤其要增加与基层岗位相适应的特殊补贴,以增加岗位的吸引力。第三,就是要完善医疗纠纷化解机制,重建医患关系,让医学毕业生愿意从事所学专业。此外,在定向培养上应当更加注重针对性和时效性,正如著名医改专家李玲所说,要为基层的医务人员设计一套职业规划:有他们单独的上升通道,持续地培养计划,更优厚的待遇。做到了这些,才能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