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的民生焦虑中,“看病难”一直是令民众最感头痛的问题。钞票少可慢慢挣,买不起房可先租住“蜗居”着,唯独生病了不能拖也不能不去医院,但只要看看各大医院门诊部里人头涌涌的恐怖场面,你心里恐怕只有暗自祈祷,老天保佑,但愿别再生病才好。
政府有关部门也在力图改变这种状况,如发展社区医疗等,但说实话,与百姓的期待还有相当距离。尽管家门口便有社区医疗中心,人们生病了还是愿耗神费力往大医院挤。昨天,《羊城晚报》报道了英国民众看病首诊九成在基层,倒是让人眼前一亮:攻克“看病难”顽症,何不学学老外呢?
从报道中看,英国的医院基本不看门诊,集中治疗危重病人。人们到医院看病需经基层医生(就是咱们的社区医生)转介预约方可。这般制度设计,就迫使寻常头痛脑热小感冒的病人只能看基层门诊,这无论从方便患者还是从资源利用效率角度讲都有利。有人或许要问,这样岂不是人为剥夺病人看“好医生”或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的权利?非也。英国的基层医生除了医学院校毕业外,还要在医院工作3年以上才可到基层任职,这就保证了基层医生的专业水平。这一来,在基层看医生同样能得到医院看病的效果,也就没人舍近求远到大医院了。
英国九成病人首诊在基层,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给人的启示在于:把医院、基层(社区)医疗和患者看作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医疗层级和医生专业分工到资源配置、患者流动设计,都纳入到系统的工程中,有完备而配套的制度保障。反观我们的医疗改革,在“顶层设计”方面仍有差距。结果,看起来某一单项措施都不错,但纳入到体系中,便常见漏洞。比如,办社区医疗机构,固然不错,但社区医疗机构无论资源配置还是医生的医术水平都跟不上,更没有与各大医院做整个体系的制度衔接,最终的结果就是,社区医疗中心办了不少,但门可罗雀,而大医院的门诊楼里仍旧熙熙攘攘,并没有分流多少患者。
欲解“看病难”,办好社区医疗无疑是条出路,但是,如果不能从制度和医疗资源上向基层(社区)倾斜,不从根本上改变社区医疗机构医术和服务差的局面,并通过制度确保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能分工,办再多的社区医疗机构,充其量也就是多一些不碍观瞻的点缀而已。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