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绿色基金会近日发起20年来首次大规模义捐活动,称获捐资金将用于城市景观林带建设。让人意外的是,该消息一出,支持者寥寥,网友反对声成片,该活动目前未收到捐款(8月2日深圳新闻网)。
这是一座爱心城市展现给中国慈善业的一场尴尬,向来热衷慈善事业的深圳市民,缘何对此次义捐活动如此“冷漠”?拒捐的背后,反映出的不是民众的慈善心不够,而恰恰是人们对于慈善事业认知的觉醒,是对当前的捐赠体制特别是慈善业不满的一种情绪表达。发觉市民拒捐的潜在诉求,探寻沉默中所隐含的社会原因,无疑值得高度关注,因为它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道路上必须面对的一道“门槛”。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媒体上,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遭遇一些“被捐款”的无奈,爱心往往被一种强制力绑架。这种权力意志催生下的慈善,根本无以为继,反而扭曲了人类萌发爱心的天性。虽然此次深圳义捐,组织者并非政府,也未采取强制力,但其遭遇的惨景无疑与民众对慈善行政化的反感心态有关。
例如,深圳市绿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解释,本想以市城管局和市绿化委员会的名义发起募捐,但考虑到两者都属于行政单位,故委托绿基会执行,市城管局和市绿化委员会则作为指导单位。而即便是一些慈善组织,也大多受到权力意志的干扰。网络资料显示,深圳市绿基会虽属公益性公募基金会,但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办公室发起,深圳市城市管理局主管。从绿基会过去的运作来看,募捐所得的使用方向跟绿化行政部门高度一致。如此,作为捐款发起主体的基金会便难逃“二政府”的嫌疑。而这种在权力意识支配下的爱心表达,实际上让“中国式爱心”走在一个敏感的十字路口。要想继续健康地走下去,必须妥善解决这一困境,将慈善交还给民间,让慈善组织真正变成民间的自发力量,如此才能保障我们的爱心真正爱由心生。
拒捐的背后,根本上还与中国慈善业当下的捐赠不透明、公信力不高紧密相关。长期以来,人们对自己捐赠出去的款物究竟有多少、花在了哪里、是否符合捐赠人意愿等毫不知情,缺乏法治化保障、捐款使用流向不透明、程序机制缺乏有力监督的慈善事业,显然难以获取公众的认同、信赖与积极参与。市民近乎一致地捂住腰包,拒捐俨然成了一种默契,归根结底还是募捐本身与公众爱心隔着一条不信任的沟壑。尤其是经历过各种基金会危机事件之后,人们很难放心把钱交给一个公信力不高的中间组织。这种信任危机既是一些慈善组织面临的困境,同样也是中国慈善业面临的困境。
另外,此次拒捐也和捐助的方向不当存在关系。现代社会,慈善作为民间爱心的汇聚力量,原本存在于政府对民间社会救助所难以企及的地方,它不能用于救济政府自身。此次捐款用于城市景观林带建设,而城市景观建设本是政府分内之事,每年政府都会拿出巨额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其中原本就存在网民所指责的“浪费”和“不透明”等问题。作为纳税人的市民,不仅不能对政府部门的绿化开销进行有力的监督,反而要在纳税之外再度为政府花销“埋单”,这种缺乏基本正当性的义捐如何让人不抗拒呢?而这种捐助对象的偏失,本身也折射出慈善事业的不成熟、不规范。
不难看出,慷慨的深圳市民拒捐,实在是一种公民诉求的“沉默式表达”,背后既是公民纳税人权利的觉醒,也是对中国慈善业公信力的怀疑,更是对政府部门开销透明化的不满。明白此理,才能找到中国慈善业取信于民、健康发展的方向。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