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在地方调研中特别指出,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要转变观念,积极回报投资者。监管层鼓励倡导上市公司积极回报投资者,这不是第一次,也好理解;监管机构为什么也要积极回报投资者,又如何转变观念,并付诸实际行动?此间深意和新意,值得思考。
首先,厘清认识和理念问题。
虚拟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要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和依托;否则,虚拟经济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走向纯粹投机的赌博场所。这一点已经成为越来越广泛的共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即是最新注解。
按照这个思路,归根到底,资本市场是一个投资和融资的场所。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无数投资者拿出自己的真金白银,投向准上市公司和已上市公司。且不说交易完成之后,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理应是企业的“主人”;仅就这个投资交易过程而言,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参考对比商业银行的类似投资行为——放贷,就明白了。
或许有反驳者会辩称“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一类的说辞。这诚然不错,投资从来就是收益和风险的结合体。但是,一个健康健全的资本市场,终归是各路投资者各类社会资金的投资理财场所,从整体而言,是一个正和的模型,而不是零和甚至负和。
一言以蔽之,投资者使得投融资交易得以发生和持续,并使得资本市场得以存在和发展。这本来应该是一个简单的逻辑,也是一个简单的模型。在现代经济和金融体系中,两者的关系之所以会变得复杂甚至本末倒置,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难辞其咎。投融资双方是资本市场的主体和主角,而不是投资银行等依附而生的中介机构。
因此,从长远和根本而言,投资者回报才是资本市场的立身之本。当前,实体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资本市场投资者信心极度脆弱,此时强调并强化投资者回报,更是提振资本市场信心的根本之策。
或者换个思路,用一个比较时髦的称谓——金融消费者,就更好理解更能说明问题了。如果没有终端环节的消费者买单,生产的链条无以为继,以致市场经济都无从谈起。所以,消费者就是上帝,权益受到应有的保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金融领域亦是。
然后,再探讨方法和措施。
上市公司要回报投资者,已深入人心,此不赘述;监管者如何回报投资者?
从大处着眼,资本市场监管者回报投资者,主要还是通过健全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在具体的工作中服务投资者来实现的。监管者的心态要摆正,工作中要时时自省自律。正如“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投资者的利益亦应当是资本市场监管者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这方面,监管层始终不遗余力。正如郭树清调研中所强调的,“检验我们工作做得好坏的标准,是投资者的权益是否得到尊重,投资者保护是否充分”。这也正呼应了“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个证券监管机构人士耳熟能详的口号。
从小处着手,监管者回报服务投资者,在当前有很多具体的措施可以采用。一方面,健全制度,奠定培育资本市场“正和”的基础和文化,比如倡导上市公司主动积极分红,倡导投资者价值投资理念;一方面,约束中介等市场机构乃至监管者自身,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同时,严厉打击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从接连大幅度下调市场交易税费,以及引导上市公司主动分红,倡导价值投资理念;再到监管层频频到基层调研倾听投资者声音,以及投保局定期回应当前市场热点等等。凡此种种,监管者树新风、树清风,让投资者感觉如沐春风。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