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陪王阿婆洗澡?

2012年07月12日 07:30   来源:新民晚报   邵宁

  炎炎夏日,说的却是冬天老人洗澡的问题,似有些不合时令,不过是最近在社区采访所闻有感而发。

  近年来,每到冬天,为方便住在老房子里的老人洗澡,市有关部门向他们发放沐浴票,全市共有几万名老人受益。有一年冬天,某中心城区发生了一起持票去洗澡的八旬老人猝死的事件。为了防止这样的事再次发生,该区便推出了“助浴服务”,即每个持票洗澡的老人,都有一名志愿者陪同前去沐浴。

  有位80多岁的王阿婆,独自一人住在老式石库门房子里,平时享有“居家养老”服务,冬天也享受免费沐浴,每次去洗澡,居委会都要安排一名热心的邻居陪她去,一个冬天5次。我问:这个老人有子女吗?答曰:有4个,一个儿子、三个女儿,都不住在一起。我惊愕:她的三个女儿中,为什么没有一个来陪她洗澡呢?答曰:她们都很忙,要照顾第三代……

  在享受助浴服务的老人中,像王阿婆这样有子女的,占大多数。一人一次费用不多,但几千个老人一个冬天的助浴费用,也达几十万元。

  谁来陪王阿婆洗澡?这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却折射出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一,照料老人的“第一责任人”是谁?当然是子女。政府和社会已在养老方面做了许多事,有时候好事做过了头,有些子女索性撒手不管,反正社区会管的。甚至有人跑到居委会,理直气壮地说:“我妈一个人住在这里,你们平时多关心点!”

  其二,政府的财政也是纳税人的钱,如果政府乱花钱建“形象工程”,会受到舆论的指责,但花在民生事业上,恰当不恰当,却不大会有人说什么。现在有个时髦的说法是“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承办”,但社会组织绝不是雷锋,归根结底还得政府出钱。为规避风险而大量投入的例子有很多,如为避免独居老人在家里发生意外,许多地区都投入大量资金,或派人上门,或打电话,为老人送上关爱。事实上,每天给父母打个电话,不也是子女、孙辈应该做的吗?

  因此,今后政府部门在民生方面的投入,是否也应通过听证会等方式听取各方意见,把好事做得更完善?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