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这一不争事实,不少专家再次建议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以减缓劳动力总量减少速度。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建议从2016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7月2日《京华时报》)
人口老龄化的确会导致劳动力总量减少,但我国和西方国家的国情不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老龄化就会造成劳动力短缺。作为人口大国,即使步入老龄化时代,中国每年的新增劳动力也有几千万。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就称,“十二五”期间每年城镇需要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理论上应该为2500万个;但每年能够实际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和退休自然减员造成的岗位空缺之和仅有1200万个。供求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缺口,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还会持续存在。
显然,中国目前面临的不是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而是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老龄化使劳动力总量减少,反而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如果延长退休年龄,使退休自然减员造成的岗位空缺减少,无疑将进一步增加新生劳动力就业难度。比起劳动力总量减少,恐怕就业难的问题更需要人社部操心。如盲目延长退休年龄,弄巧成拙,加剧了就业难,岂不是会引发更多社会问题?
专家“提高退休年龄,缓解劳动力总量减少的速度,减弱对劳动力成本提高的预期”的说法更是荒唐。且不说目前不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风险,真要出现了大面积的用工荒,也该让企业通过提高待遇来吸引人,包括留用或返聘退休职工弥补岗位空缺。而不是提高退休年龄,加剧就业竞争,让劳动者降低收入预期。
这一做法虽然有利于企业用工招聘,但对劳动者却不是什么好消息。不仅收入可能因此受影响,年满60岁的劳动者想要与企业续约或重新就业也很困难。现在50岁以上的人找工作就非常困难了,更别说超过60的了,本来这个年纪可以正常退休,安享晚年,现在却得继续上班,甚至可能面临失业,难怪公众对延长退休年龄的说法都是一肚子怨气。
当然,对于工作轻松、又享受着高薪高福利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来说,延长退休年龄自然是件好事。人社部专家作为这一利益群体的代表,在研究退休制度时,自然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影响国家决策,而不会多为普通企业职工考虑。有些地方的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人员,50岁就能退居二线,不上班,吃空饷,所有工资福利按照在职对待(如7月2日《新京报》报道的湖北武穴教育局吃空饷一事就是很好的例子)。要是延长退休年龄到65岁,有关官员岂不是能多吃5年的空饷?是否延长退休年龄,不能让体制内的官员和专家单方面决定,应该多听听社会公众的意见,特别是那些长期从事苦脏累工作的底层劳动者的意见。
养老金缺口大也不是延长退休年龄的理由。国家10年来平均每年财政补贴养老金也不过1千亿元。在全国财政收入已突破10万亿元的情况下,拿出1%来补贴基本养老保险显然不会太吃力。而且,政府还可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以增加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金。目前用人单位缴费比例的全国平均水平为18%,高的已经超过了20%(北京为20%,上海为22%,广州为20%),而很多城市才10%左右,且很多单位都是按最低基数而不是实际收入给员工缴费的。单位缴费少,养老保险统筹金自然高不到哪去,出现缺口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全国用人单位缴费比例都统一为18%(现标准高于此的城市可按原标准执行),同时严查养老保险金不按实际收入缴费的违规现象,还会出现如此大的养老金缺口吗?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