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批转人社部等多部门联合制定的《规划纲要》,该纲要指出,我国将落实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实现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在各地互认,累计合并计算。
医保互认,俨如久旱后的甘霖,对苦于医保沉疴的民众而言,自然是好消息。当医保可“呼叫转移”,“清零再结算”也就不复流动人口的疮疤;在医保异地接通下,人们少承受了些“沉没成本”。在此意义上,医保互认颇具政策善意。
尽管迄今为止,医保漫游还仅是“拟推行”,尚无明晰的时间表,可它被置于公共议程,已是曙光初露。增量推进,终究胜过原地踏步;在全国语境下,医保互认迈出了步子,就算步子偏小,依然是渐进式制度改善。
长期以来,医保的异地“断链”,让跨地医保面临困境:那些跨省跳槽员工,只能重复参保;不少“候鸟式”就业的农民工,甚至选择退保。在流动化社会,医保的僵滞,钳制着人们的流动自由,也加重其生活负担。你挪了窝,两地不认账,先前缴的医保费打水漂,只能重新再办。医保“划地而治”的乱象,因而饱受诟病。
有专家给医保症结“把脉”,指出它存在的弊端:资金僵滞,信息脱节,割据严重,进展缓慢。这些病症,考量着执行力的变通灵活性。若没有全国一盘棋的宏阔视野和大局统筹,没有明细的链接措施,恐怕“医保漫游”只是好景空设的盆栽,没法激活。
实质上,医保互认累计,在地方范围内不乏尝试。早在2009年,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就拟实行医保互认;此后,不少地方还推行医保联动。虽说离覆盖全国的互认还有距离,但局域化试行,可为更大范畴的医保互认提供参照。
医保漫游,跳出“割据”掣肘,迎合了民意期许,也是保障制度格局升级的题中义。若医保无法“因人移而移”,那势必会消解公众参保的积极性,损害他们的福祉。因而,让医保“转起来”,才是对民众权益的制度性呵护。
但医保要想互认,前提是——异地转接应该少些缝隙。在现实操作层面上,让医保“零障碍”对接,终究还有不小困难。一是各地层次不齐的医保标准,会给互认带来技术性阻碍。目前,国内各地医保政策“各自为政”,报销起付线、封顶线和比例等不在同一“起跑线”;再者,医保信息的保存等,还是与各省市的技术条件捆绑,“地情”不一,互认该因循怎样的技术共识,当然需要更成熟的“硬件准备”。
二是地方本位下的利益牵制。在统账结合的医保机制下,缴费资金分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两个板块。在某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缴费基数高,医保返还也多。异地互认,保障水平高的就得“吃亏”,难免会对其拒斥。
异地对接有路障,不等于“互认”无法可施。在医保资源“再洗牌”和异地磨合下,互认的障碍大可消解。只不过,制度连接着人心,在补齐医保短板前,社会共识首当形成:医保“跟着人流动”,才有看得见的正义。 (相关报道见昨日本报09版)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