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这次终于道歉了。尽管,因他弹开的那道“学历门”,已逐渐被这门那门覆盖了,在公众记忆里,也淡化成如烟往事。6月19日晚,在某讲座上,他开腔认错:“今天正式在公众场合为‘学历门’道歉”,并让在场听众“不要学我”。(6月20日《潇湘晨报》)
在以“绝不认错”的倨傲姿态,与方舟子等拉锯多时之后,“打工皇帝”总算低下了高贵的头。这迟来的道歉,俨如一个“突兀的转身”,让公众有些措手不及——在此之前,他一直嘴硬着,尽管白纸黑字与之抵牾;哪怕“你为什么不道歉”的舆论诘问声势再大,他都负隅顽抗。
唤不醒“装睡的人”,公众却止不住奚落:“把‘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演绎成了‘我的作伪可以成功’,也算是逆袭了吧”。只是任公众扰攘,似乎都阻止不了唐骏的“捞金”,以及其“成功学”的成功。
不是人前爱惜身,佯愚难免假成真。在名利场的炙手可热,终究无法回避道德“白眼”。装傻太久,大伙难免把祥林嫂的自我评价,转赠给你:“你真傻,真的……”。莫非,唐骏是在不堪舆论重压,抑或突然道德悔悟?
唐骏道歉,基于何种目的,咱不能“以小人之心揣度”。冤屈好人,辜负善意,终不是“宽容”的题中义。就算认错是他“淘金”遇挫、名声不佳后的权益之计,肯低下头,总比三缄其口好。道歉,毕竟不是和尚念经,它需要不惧“被戳脊梁骨”的勇气。知错而道歉,没踏上不归路,总归还是好同志嘛!
在“造假不上税”的今天,作伪之风蔚然,印证了严复对“华风之弊”的论断。只不过,造假的虽多,认错的却少。于是,在公共生活里,我们常见到的是“汪晖拒对质疑声回应”,是无良商家假冒伪劣却“欠公众一个道歉”,朱学勤式的豁达、李开复般的坦承,却很稀缺。许多时候,造假不是某些人的“墓志铭”,而是“通行证”。
在此语境下,肯道声歉,代价是沉重的:非但很掉面子,还会沦为造假之流里的“异类”,左右都受鄙视。唐骏的“正式道歉”,虽说并不怎么“正式”,只是顺势说说,可也算给“学历门”画了个不错的句点。
一声道歉,当然未必能给萎缩的社会诚信,增添多少长度。前赴后继的“门”,在凿空着道德内质。拿着“克莱登大学”文凭招摇过市的人,早已排成长龙。可举凡善,都值得认可。个案性的趋善,也是对道德回暖的助推。之于唐骏们而言,这也许是解脱,是“负面教材”到“正面导引”的形象转变。
唐骏的“不要学我”,作用几何,不好细说。至少,这让他的校友——禹晋永同学,只有自惭形秽的份儿。犯错与纠错之间,须迈过“认错成本”的坎儿。而人格的锻造,需恪守指向人心的道德律,而不是靠庸俗的“劣币成功学”。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