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上市公司抱“猪”取暖是股民之殇

2012年06月16日 07:31   来源:红网   贾春强

  随着肉价不断上涨,不少上市公司高调唱起了“猪之歌”。究其原因,主要是前期市场欠佳致许多散户退出,释放了不小的市场份额,由此吸引了不少垂涎这一市场的企业。不过,对于许多现有主营与“猪”风马牛不相及的企业来说,这口猪肉可并不容易吃到。看上去很好的利润却隐藏着许多风险:疫病、土地、管理、人才……如同蝴蝶的翅膀,无论哪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将投资推入万劫之地。(6月15日《证券日报》)

  众所周知,猪肉价格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上下波动,当供大于求时,选择养猪在某种程度上是选择了高危行业。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上市公司拿着股民的钱义无反顾地加入养猪大军,是否理性我们暂且不论,但我们很少听到股民质疑与反对的声音,或者已淹没陶醉在上市公司高歌猛进的“美好”前景中,根其原因在于,在目前的股市语境下,股民特别是那些小散们难有话语权,少了股民参与、监督和牵掣的上市公司自可以放心大胆地赌上一把,只不过赌输的后果有股民“共享”。

  在当前上市公司融资融债“圈钱”马不停蹄的股市里,上市公司理应将寄托股民厚望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大行业产品的创新研发,提高产品竞争生命力,而不应将钱用在与本行业风牛马不相及的养猪业上,虽然养猪可能会是个短期扭转困局的“利好”,但上市公司务必要厘清其中的利与害,着手长远,放眼未来,唯有在本行业精益求精、产品创新研发上夯实自身软实力,才会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脱颖而出,若遇困难就退却不前,既有失企业社会责任担当,又陷自己于简单的“体力劳动”层面固步自封,企业难有大的起色,“世界加工厂”的帽子更难以摘掉。若如此,我国缺失像可口可乐那样的跨国企业似乎并不出人意外。

  可以说,上市公司争先恐后去养猪,只会是股市和股民的悲哀。因此,上市公司务必审慎对待养猪一事,没有科学合理的考察,没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考量,莫要仓促跟风人云亦云。任何盲目冲动的经济行为最终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厄运,这也是所有上市公司始终如一务必坚执的市场法则。相比去年股民人均亏损4万的严酷现实,当下股市的人气与信心正处于萎靡不振的低谷,上市公司唯有有所为,有所不为,提振股民信心,不断为股市注入生机活力,才是企业社会责任担当奏出的时代强音。

  莫让猪们成为股市不能承受之疼,而对于广大股民来说,与其去买跨行涉足养猪上市公司的股票,还不如自己回家养头猪更靠谱。

 

相关评论:

 

商界精英养猪为啥“江郎才尽”?


上市公司成长应寻找新“蓝海”


由高盛斥资养猪所想到的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