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今年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已进入公示和录用阶段,部分省区市正在进行地方公务员招录报名考试工作。统计数据表明:“公务员热”已出现降温趋势。(5月22日《中国青年报》)
“公务员热”降温了吗?此话恐怕为时尚早,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2006年,参加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人数有6万多,到2009年超过77万人,2010年突破百万,达到104万人。由此可见,公务员热高烧不退。
提出“公务员热”降温的论调是被一种假象迷惑。诚然,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人数103万,比上一年减少1万人;2012年则重回百万之内,又比上一年减少6万人。而分析原因,正如公务员考试专家李永新说的,近两年来考试人数的减少主要源于政策影响,而不是报考者自身不报考。
根据要求,中央国家机关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比例逐年提高,2010年是70%,2011年达到85%,2012年除特殊职位外,彻底对应届毕业生关上大门。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人数自然会出现下降。再说,在百万大军同挤公务员这座独木桥,在几千人竞争一个位置的热门职位的现实语境下,减少1万人和6万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断言,要不少了两三年,这些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有了基层工作经历之后,报考公务员的人数急剧增长的可能性不是没有的。
公务员热高烧不退根源在于职业不公。职业本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在诸多的职业中,公务员职业显然高高在上。
与稳定性较强的教师、医生等职业相比,公务员多了“向上爬”的可能。进入公务员队伍,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官场。踏进官场就说明“贵”了,在权钱交易流行的官场,一旦“贵”了,离“富”还远吗?“荣华富贵”向来是国人梦中都期冀的,很多人自然对公务员趋之若鹜。
与薪水不错的民企、外资等职业相比,公务员多了安全感。高企的房价制造出“蜗居”、“蚁族”,“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的百姓抱怨给外企、民企造成心理恐慌,外企、民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时时出现“裁员”、“减薪”,让职工感受到了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所带来的职业不安定感。相比之下,公务员职业提供的保障肯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与银行等金融业相比,干事不多拿钱多,这点两者相像。但在服务这一点上,金融业显然更胜一筹,而公务员职业更多停留在口号上,一些公务员不是人民的“公仆”,而是人民的“老爷”。换言之,金融业的服务性是主动的,而公务员的服务性本来应该是主动的,但很多时候被动也能按月拿到不菲的薪水。既然如此被动、如此自由还不差工资、不会被拖欠工资,公务员职业不受热捧才怪呢!
上述这些职业,和公务员稍微有些可比性。还有很多职业,比如掏粪工、环卫工、“临时工”等,由于与公务员职业没有可比性,自然不在话下。本该平等的职业之间如此不公,“公务员热”咋能说降温就降温呢?
“公务员热”要降温,关键是要改革现有公务员制度,使其与其他职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首先要打破公务员“铁饭碗”,使其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近几年,我国已制定实施了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试点办法、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管理办法等多项法规,不合格的公务员可以被辞退。其次,公务员制度的深入改革还包括工资制度改革、养老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当这些改革逐步到位时,企事业单位职工与公务员在待遇、保障、提升上的差距就会明显缩小,人们的职业选择不再唯公务员马首是瞻,会更加多元与分散。果真到那时,公务员热的高烧才能真正被退下来。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