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职工无票坐高铁拷问深层体制根源

2012年05月01日 07:05   来源:西安晚报   张贵峰

  4月17日,济南铁路局四名职工无票登乘京沪高铁商务座,乘务员进行劝阻后,四人拒不服从安排,态度蛮横、大声喧哗,引起商务座旅客不满,影响极为恶劣。事后,铁道部对四人给予全路通报批评,并要求四人补齐票款。(《新京报》4月30日)

  铁路职工无票乘坐高铁商务座,“拒不服从安排,态度蛮横、大声喧哗”,确实是“极为恶劣”,不仅是态度蛮横的恶劣,也是严重侵占高价客座资源的恶劣。众所周知,“商务座”乃是京沪高铁列车票价最昂贵、最高端座位,北京至上海全程高达1750元,四张商务票总价便是整整7000元。

  不过,如果抛开“京沪高铁商务座”这一特殊背景不论,单就“铁路职工蛮横免费坐火车”这一情节而言,上述事件显然又算不上是什么新鲜事、也并非最“恶劣”。如去年9月9日,一段反映“男乘客自称铁路系统干部拒绝买票”的视频便在网络热传,当事“铁路干部”强乘“霸王车”的做法引起旅客强烈不满。而此后不久,去年9月25日,在K256次列车上,更是发生了触目惊心的铁路职工打斗身亡事件,而打斗原因正是“铁路通勤职工使用乘车证”。

  何以在免费乘车问题上,铁路职工总是显得如此习惯性的“态度蛮横”呢?这显然首先暴露了一个长期以来在许多垄断性公共服务行业如电力、电信等,普遍存在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式部门福利问题。据成都铁路局2002年公布的一则数据,由于“在实际使用中不一定是‘因公而免’”,仅仅该局一年因职工“公免”乘车,便占据了“10万个甚至更多的座位”。

  当然,应当承认,与往往坐拥巨额暴利、员工薪酬优厚的其他垄断行业相比,铁路部门在这方面又有显著不同,不仅经常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况,而且一线底层职工的工资待遇也要逊色许多。如此前媒体报道的,大学毕业的铁路基层职工,“工作8年后,现在每月两千六七百元”,“有时收入还赶不上农民工”。一方面,薪酬水平不高,而另一方面,常年奔波于铁路线上的一线员工“工作非常辛苦”,如检修机车、巡道巡线。在这种背景下,铁路职工将“公免”乘车视为一种福利待遇补偿,并常常易于为此计较动怒甚至“态度蛮横”,或许并非完全不可理解。

  因此,对于频发的“铁路职工蛮横免费坐火车”现象,铁路部门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上的“通报批评”、“专项整治”,更要深刻检讨反思所以会如此的深层体制制度根源。一方面,应当检讨反思现行铁路职工“公免”乘车制度的合理性。比如,如何才能从制度上确保“公免”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因公而免”?在铁路资源紧张、一票难求仍没有根本缓解的形势下,如何严苛控制“公免”对铁路资源的不合理侵占?

  另一方面,也应深刻检讨反思现行铁路职工薪酬福利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将“公免”乘车作为一种福利待遇补偿,变相让旅客为之“埋单”,是否足够合理和必要?在“公免”之外,如何给予铁路职工尤其是一线职工更为直接、与其劳动付出相称的体面工资薪酬,并以此尽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平抚其不平怨气?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相关评论:

 

通报批评终结铁路“免费福利”?


铁路职工无票坐高铁挨罚还应有下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